第03版:脱贫攻坚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慈善+”打造武陟扶贫新模式
扶贫动态
扶贫长镜头
扎根山村 百炼成钢
孟州市为贫困群众 撑起健康“保护伞”
小小松花蛋 致富“金宝贝”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7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驻磨石坡村第一书记姜薇薇:
扎根山村 百炼成钢

作者:本报记者 王 颖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图为姜薇薇(左)正在给贫困户陈小甜讲解相关教育补贴政策。 本报记者 王 颖 摄
 
   

  是什么力量,让一个11岁女孩的母亲狠心丢下孩子,独自背上行李走进了大山?

  是什么力量,将一个35岁的弱小女子百炼成钢,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打拼出一片精彩?

  是对脱贫攻坚事业的责任和担当,是对乡亲们的满腔真情,让“80后”驻村书记姜薇薇扎根贫困村,带领乡亲们走上了致富路。

  7月2日,记者乘车沿青云大道一路向修武县西村乡磨石坡村行驶。到了村口,只见路旁的房子用油漆涂成了七彩色,立在村口文化墙上的“网红磨石坡村”几个大字特别显眼。

  “这里就是我带领乡亲们脱贫攻坚的战场。”姜薇薇笑着说。

  磨石坡村是省级深度贫困村,全村165户64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4户298人。村民经济收入单一,人均收入少,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这些年乡亲们种植农作物的收益微乎其微,大多出去打工了,村里只留下老人和孩子。”姜薇薇说。

  2017年11月,修武县房管中心监察室主任姜薇薇受命担任这个穷山村的驻村第一书记。为了不辜负党和组织的信任,她将年仅11岁的女儿交给丈夫,背着行李进了山。

  “哎,一个年纪轻轻的女娃来扶贫能干啥?”姜薇薇驻村后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乡亲们的质疑和不信任。

  质疑如何破?难题如何解?驻村之初,姜薇薇每天晚上都辗转反侧,琢磨着如何带领乡亲们致富。

  很快,姜薇薇找到了突破口。她从贫困户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帮助因户籍信息登记错误无法领取养老金的贫困户刘美荣更正户籍信息,帮助贫困户李春生寻找多年失去联系的亲人……

  同时,通过对贫困户和村民的走访以及对村情实际的调研,姜薇薇整理出了对磨石坡村的三年帮扶计划。围绕发展交通做文章,协调到各类帮扶资金近60余万元,修建了两个村民组的通组公路,对村内两条主干道2000米的泥路进行硬化;聚焦党建阵地做文章,建设标准化村级党建活动室;围绕用电、用水等村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做文章,积极争取帮扶资金53万元,帮助村里修建一座1500立方米的蓄水池,解决了全村人的吃水难题。

  一件件、一桩桩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实事办到了大伙儿的心坎上,乡亲们逐渐改变了对姜薇薇的看法。

  最让大家对这位女书记刮目相看的,当属她多方努力为村里争取来的田园综合体项目。这个扶贫产业项目总投资3500万元,主要依托村里山地资源优势,发展花海旅游及民俗观光旅游项目,将村里的房子外墙喷涂成七彩色便是项目发展需要。该项目不仅发展了村集体经济,还流转使用村民的土地,支付给他们土地租金,并带动15名贫困户劳动力实现了稳定就业,提供大量灵活就业岗位,让村民不出村子就能打工赚钱。

  只有发展产业才能让乡亲们脱贫致富、稳定增收。在她的积极努力和协调下,总投资7亿元、占地226亩的商业一条街和度假小镇项目落户磨石坡村,目前已吸纳35户贫困户务工,人均月收入2000余元。

  “姜书记来俺村后,村里的变化可真不小。特别是这两年村集体经济发展了,她建议村委会把每家每户的医保和养老保险全额补贴给大家,乡亲们可高兴了。”村民张变霞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