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马道洲
沁阳市税务局驻村扶贫干部刘新芳,是驻西向镇魏村第一书记,今年56岁,始终坚守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扶贫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2016年5月,沁阳市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号角,沁阳市税务局作为帮扶单位,需要派驻一名驻村干部。魏村距离城区较远,帮扶任务繁重。有着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刘新芳,主动请缨,接受了这份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刘新芳带领工作队员对全村贫困户挨家挨户走访,登记贫困原因,制订帮扶措施和计划,逐项实施。比如,在政策落实上,对有条件的贫困户,通过组织参与“雨露计划”、技能培训以及协调企业结对帮扶等,为这些贫困户提供就业门路和劳务输出;对在村里务农的,引导和帮助他们掌握实用技术,让他们早日致富;对因病致贫的,帮助办理慢性病卡,减轻药费负担。在工作落实上,协调资金15万元,为魏村筹建了文化活动中心,安装了体育健身器材;争取扶贫资金26万元,硬化了两条街道,铺设2800米长的排水渠盖沟板;争取资金7万元,修整村内道路,新打灌溉用井3眼、饮水用井1眼。他还协助村委成立慈善基金理事会,带头捐款800元。今年3月份,贫困户刘红旗之子刘明英在省人民医院住院,他与村干部一道前去探望,送去税务干部的爱心捐款8300元和村慈善基金会捐款5000元。
群众心中有杆秤。他事事为群众着想、处处为贫困户分忧,赢得村民们一致好评。通过近年来扎实有效的脱贫工作,魏村已有4个贫困户甩掉了贫困帽子。
2018年8月,他感到身体不适,但仍坚持工作。同事们发现了他的异样,执意让他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他的心脏出现一点儿小问题,在住院观察几天后,他便急匆匆地赶回了帮扶村。“大家都在忙,我怎么能一个人清闲地躺在病床上。”就这样,他又投入到紧张繁忙的工作中。有人不解地问他:“再混几年你就可以轻松地退休了,在这个地方吃这个苦干啥?”他笑着说:“人这一辈子,总得干点事情。我觉得扶贫工作很有意义,既然来了,就得干出点名堂。只要贫困户不摘帽,我就不会离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刘新芳的带领下,如今的魏村村容整洁,硬件设施一应俱全,村民们安居乐业,幸福指数显著提高。建档立卡的贫困数已从最初的18户77人减少到现在的14户5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