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阎河)日前,记者从市人民医院获悉,前不久,在肝胆胰疝外科及肿瘤外科的支持下,超声科医生岳鑫、郭俊骥通过介入超声引导,已开展数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及经皮穿刺胆囊置管引流术(PTGD),手术置管后引流效果好,减黄效果明显,肝功能恢复良好。这也标志着该院的介入超声技术日趋成熟。
超声介入技术作为现代超声医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超声显像基础上为进一步满足临床诊断和治疗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主要特点是在实时超声的监视或引导下,完成各种穿刺活检、腔道造影以及抽吸、插管、注药治疗等项目的操作,可以让一些患者在不用外科手术的情况下,达到与外科手术相当的治疗效果。
据了解,凡胆管梗阻导致胆汁淤积并且不能手术或不宜马上手术者,均适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主要适应症为临床上各种良性或恶性病变引起的梗阻性黄疸,肝内胆管直径在4毫米以上需要术前胆道减压或姑息性胆道引流者;胆道梗阻合并化脓性胆管炎,尤其是高龄和休克等危重病人以及需要紧急胆道减压引流者;超声检测肝内胆管直径4毫米左右,但肝门区胆管直径大于10毫米,且细针诊断性胆管穿刺抽出浑浊或脓性胆汁者。经皮穿刺胆囊置管引流术的适应症为急性胆囊炎、但因年老体弱或其他严重脏器功能异常不能耐受外科手术者;胆总管下段梗阻伴胆囊肿大无法手术治疗或经胆道引流失败者;妊娠期急性胆囊炎患者;急性胆囊炎、胆囊肿大有穿孔风险者。
该院专家介绍,介入超声能有效避免在操作过程中损伤重要脏器和血管。其操作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创伤小、穿刺成功率高、费用较低、能避免过多射线,尤其适用于严重心脏病、心肺功能差和不能耐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极大地顺应微创手术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