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健康之路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市人民医院介入超声技术日趋成熟
举行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新进展学术交流会
“快,走卒中绿色通道”
图片新闻
孟州市274名医务人员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活动
创新服务理念 打造品牌医院
张勇:走过无偿献血16个年头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7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第五人民医院
举行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新进展学术交流会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石亚伟在学术交流会上发言。 本报记者 朱颖江 摄
 
   

  本报讯(记者朱颖江)7月13日9时,市第五人民医院举行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新进展学术交流会。河南省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焦作市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俊杰;焦作市神经外科专业委员、第988医院焦作院区神经外科副主任谢旭鹏;河南省脑血管病外科专业委员、河南省医学普及专业委员、焦作市神经外科专业副主任委员、焦作市临床神经电生理专业副主任委员、市第五人民医院医教科长兼神经外科主任石亚伟等专家以及我市各级医疗机构相关学科的医护人员参加会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立体定向和神经外科手术技术得到快速发展。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神经影像学的发展,立体定向技术已从有框架定向仪发展到无框架导航系统,并进入其他外科领域,成为神经外科医生必须掌握的技术。

  会上,张俊杰首先发言。他结合自己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和与会人员分享了关于脑出血手术时机的选择,让与会人员对脑出血的手术有了新的认识。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发生在面部、以剧烈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由于疼痛反复发作,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伤害。有没有一种好的方法可以治疗三叉神经痛,解除患者的痛苦呢?谢旭鹏在会上详细讲解了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的手术技巧。据悉,他采用此项技术治愈了上百名患者,临床效果非常好。

  石亚伟对国内外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治疗新进展作详细介绍。他说,立体定向系统利用立体定向仪在颅外建立稳定的三维参照系统,再结合神经影像学资料(X线、CT、MRI、DSA)测量颅内靶点的三维坐标参数,达到精确定位的目的。目前,这项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如帕金森病采用立体定向微创治疗,有效率达90%以上;难治性癫痫采用立体定向微创治疗,有效率达84.6%以上;三叉神经痛采用立体定向微创治疗,有效率在95%以上;顽固性头痛及睡眠障碍采用立体定向微创治疗,有效率达到90%以上。随后,石亚伟对每一种疾病的手术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

  会上,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周新平、靳继光、郝威、朱江先后作了发言。与会专家没有丝毫保留,和大家分享了各自的临床经验,并对与会人员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解答,进一步帮助基层医护人员提升技术水平,掌握神经外科先进的治疗方法。

  据介绍,石亚伟作为焦作市高层次技术人才、学科带头人,率领科室医护人员完成省级科研项目1项、市级科研项目1项,其中《3D-CT引导下经皮卵圆孔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相关性研究》获2016年焦作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8年,研究课题《精准定位下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治疗顽固性颞叶内侧癫痫》,被评为河南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三等奖。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