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脱贫攻坚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贫困户有活干有钱赚有奔头
扶贫动态
扶贫长镜头
扶贫长镜头
王晋予:知天命再出发
扶贫长镜头
扶贫长镜头
人勤地生金
海燕脱贫记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7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勤地生金
本报记者 王 颖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沁阳市紫陵镇范村贫困户李艳红和丈夫不等不靠,积极承包了村里20余亩土地发展果蔬种植,带领一家人过上了好日子,他们的致富故事在村里广为传颂。

  “刘书记,您说晚了!俺家的甜瓜口感好,直接给大超市供货,供不应求哩!”几天前的一早,范村驻村第一书记刘火光来到李艳红家的果蔬种植基地,热心地他本想安排李艳红把地里的甜瓜送到村里的扶贫爱心驿站代卖,没想到吃了“闭门羹”。

  李艳红把满满一筐甜瓜放到地头,拿着一个大甜瓜乐呵呵地走到他面前:“刘书记,您尝尝,可甜!”

  “人勤地不懒,把心思扑在地里,不愁致不了富。”李艳红说,她的脸上洋溢着自信,整个人也精神了,与几年前那个萎靡不振的农家妇女判若两人。

  那时候,李艳红的父亲因病常年卧床,母亲患有慢性病,因为照顾父母她不能外出务工,只能靠丈夫打零工的微薄收入补贴家用。沉重的家庭负担让李艳红身心疲惫,整日无精打采。

  焦作市总工会驻范村帮扶工作队到了村里后,给全村贫困户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去了脱贫致富的希望。作为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李艳红一家享受到了各项帮扶政策,同时,还被激发起了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李艳红和丈夫找到扶贫干部,主动提出想承包土地发展果蔬种植。详细了解他们的发展意愿后,扶贫干部帮助他们申请了5万元政府贴息贷款,支持他们承包了村里的20余亩土地,并请来农业种植专家,引导他们发展高效农业种植。2017年冬,李艳红家种植的大葱丰收,赶上春节销售旺季,大葱很快销售一空,实现增收6万余元。

  第一次尝到了种植蔬菜的甜头,李艳红和丈夫的干劲儿更足了,地里的蔬菜种植品种也越来越多,香菜、辣椒、茄子、西红柿、甜瓜……地里一年四季都有收获,昔日黄土地变成了致富金土地,李艳红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2018年年底,李艳红一家实现了脱贫摘帽。富起来的李艳红没有忘记村里的乡亲们,她经常请村里的贫困户到地里打零工,使他们足不出村就有活干、有钱赚。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