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①)截至目前,该区302个楼院共成立党群议事会296个(含较小楼院合并成立),现有议事会成员1362名;确定楼院升级改造项目201个,财政投入资金约5600万元,撬动社会资金约1160万元。
改变的不仅是小区楼院。今年年初以来,该区投资5000余万元对摩登街、黎明脚步公园进行上档升级改造;打造文汇路、工字路、新丰一街、新丰二街4条精品路;全面完成335辆敞开式垃圾车改造和78家废品收购站清理工作;取缔了工业东路马路市场,其余5个农贸市场提升改造工作全面完成;64座居民公厕全部改造完毕;对全区12个行政村进行市场化全方位清扫保洁,制订农村“厕所革命”专项实施方案,加快农村卫生厕所改造。
创建核心是人,党员干部是关键。山阳区委书记李建超,区委副书记、区长郑小林多次到重点楼院、农贸市场进行现场督导,要求大力度、快节奏、高标准推进创建工作;全体县级干部工作下沉到一线,每周至少两次到分包的社区、城中村,现场办公和督促、指导创建工作。在楼院创建方面,实行常委分包“一星楼院”制度,帮助楼院尽快达标晋星;在经营秩序方面,建立主次干道巡查员队伍,解决重点部位流动商贩经营问题;在“旱厕清零”方面,对城乡接合部、城中村进行全面排查、再整治,64座居民公厕实现升级。各专业指导组对照标准,细化目标任务,严格考核,切实提高对各项工作的精细化指导;各街道、社区找准问题,研究对策,牺牲节假日,掀起创建热潮。
党员干部齐心协力、率先垂范,他们用一言一行增强了市民的创建意识,激发了广大居民的参与热情,为全区打好创建攻坚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不只把摩登街名字改成山阳潮街,这里的招牌、绿化、亮化跟以前也大不一样,既现代又时尚。看着党员干部那么辛苦,我们不服从管理倒不好意思了,大家要自觉为创建出把力!”该区山阳潮街一位商户告诉记者。
为充分发挥文明单位的示范带动作用,该区结合创建工作实际,本着共驻、共建、共享、共荣理念,开展“单位携手社区、共创文明城市”帮扶共建活动,组织153家市(区)直单位帮扶110个老旧楼院,发挥人才、资金、信息、管理等优势进行帮扶共建,采取签订帮扶责任书、周督导通报、月表彰制度,对23家帮扶力度大、成效明显的单位颁发表彰奖匾,向19家市直单位发去了表扬信,向10家区直单位发去了感谢信。
“一根指头的力量有限,但五根指头握成拳头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的帮扶工作要联合动员广大居民共同进行,发挥最大效能。”市财政局主管帮扶的机关党委书记温红霞说。据了解,市财政局在结对帮扶的艺新街道风动院设置了21个宣传栏,配备了80个垃圾桶,并与社区党委建立了定期沟通机制,经常邀请风动院的老党员、党群议事会成员商谈帮扶共建事宜,签订《帮扶共建责任书》,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和“四城联创”誓师签字、学雷锋志愿护路行动、慰问小区困难老党员等活动。
市环境监测站计划出资5万余元,为结对帮扶的光亚街道党校职高家属院铺设水泥地面;区总工会投入帮扶资金5万元,修补地面,粉刷楼道墙体;区城管局投入帮扶资金3万元,美化楼院墙体,安装防护栏……截至目前,市、区直单位计划投入帮扶资金353.45万元,实际投入资金289.5万元,硬化路面2万余平方米,粉刷墙体2000余平方米,更换垃圾桶300余个。
如今,行走在该区大街小巷、广场游园……不难看见,“四城联创”攻坚战正如火如荼,市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创建带来的诸多好处,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