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文化焦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们如此热爱这座“城”
隐形的侠客
我市首批“共享书亭”亮相解放区
我市一部微电影 获国际大奖
学府书店读书排行榜
张文海硬笔手卷作品入展全国 第四届硬笔书法家大书法作品国展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9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首批“共享书亭”亮相解放区
市民读书可开门即拿,拿之即走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自落成以来,“共享书亭”每天都会吸引很多市民前来翻阅图书。
  本报记者 宁江东 摄
 
   

  本报讯(记者王玮萱)9月9日,两座古色古香的“共享书亭”亮相解放区王褚街道锦祥花园社区。这是我市首批“共享书亭”,它的出现将进一步为构建“书香焦作”“书香解放”,打造解放区“10分钟阅读圈”添彩。

  据解放区图书馆馆长薛涛介绍,“共享书亭”采取“零门槛”管理,书亭没有落锁,市民借阅图书可开门即拿,拿之即走,十分方便。

  薛涛说,“共享书亭”实际上是“图书漂流”的一种形式,市民在借阅“共享书亭”图书后除了要及时归还外,还可以将自家的闲书通过辖区社区图书馆捐出,以便让图书真正地“漂流”起来,达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共享城市书香的目的。

  记者在现场看到,锦祥花园社区“共享书亭”坐落在该社区中心花园处。花园内,小桥流水,树木葱茏,两座古色古香的“共享书亭”点缀其间,增添了花园的文化气氛。9月16日,天气放晴,三三两两的社区居民来到花园休闲,随手从“共享书亭”中挑选几本书籍,坐在石凳上静心阅读,享受书香生活的惬意。

  谈起这几年我市积极构建“书香焦作”以来的生活变化,该小区居民辛先生说:“十年前,能让焦作人看书的地方还很少。几年前,市图书馆落成,大家都有地方看书了。紧接着,解放区中心图书馆又在锦祥花园社区开辟了分馆,还与市图书馆实现了通借通还,我们不用出家门就能把好书看。现在又有了‘共享书亭’,连借阅卡都不用办,我们随时随地看好书,真是太方便了。”

  记者了解到,锦祥花园社区两座“共享书亭”可存放1000余册书籍。目前,解放区图书馆已在两座“共享书亭”存书500余册。从9月9日落成至今,该“共享书亭”共借出图书200余册。

  让“共享书亭”的图书真正“漂流”起来,是个普遍性的难题。记者看到,为了管好、用好“共享书亭”,解放区图书馆已在“共享书亭”上贴出温馨小贴士,内容为“如果您想借阅,需在5日内自觉归还即可。同时,提倡把自己闲置的书籍捐赠到‘共享书亭’,让您的闲置图书成为大家的共享图书。(爱心捐赠的图书可以到社区图书馆进行登记,对捐赠的图书我们将进行实名登记、消毒杀菌处理后上架。对共享阅读捐赠实行积分制,累积计分可兑换小礼品)”。

  薛涛说:“建设‘共享书亭’是对市民素质的一次检验。采取捐闲书攒积分,是激励大家争做文明市民的一种办法,希望大家及时归还图书,积极捐赠闲书,让大家在‘共享书亭’中受益。”

  2014年10月,解放区进入全省首批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行列。随后,解放区整合辖区资源,利用市图书馆资源构建文化服务网络,成立了解放区中心图书馆。几年来,该图书馆不断延伸服务链条,积极探索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打通了市、区、社区三级图书馆阵地,先后在辖区内的11个社区建成了分馆,还建成了24小时城市书房、书盏小驿城市书房等,扩大了服务人群,缩短了服务半径。

  据悉,锦祥花园“共享书亭”是解放区图书馆持续缩短服务半径的试点工程。该馆计划依托现有的11个解放区图书馆社区分馆,在每个阅读人群相对集中的地方再建一座至两座“共享书亭”。

  记者手记

  “共享书亭”的出现,让市民读书越来越方便了,也让这座城市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了,真心希望这样的“共享书亭”多多益善。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拥有“共享书亭”,不能光图自己方便,更要大家方便。因而,本报倡议市民:好借好还,再借不难。捐书有益,贡献社会。

  “共享书亭”实际上是“图书漂流”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起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捡获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原处,再让下一位爱书人阅读,如此往复,达到图书“漂流”的目的。

  由此可见,“图书漂流”的根本目的是共享书香,最终体现的是城市文明。

  “共享书亭”要实现可持续,文明素质是底色,有效管理是保障。

  事实上,我国有许多地方都曾开展过类似于“共享书亭”的“图书漂流”活动,但大多存在管理难题。

  如何对“漂流图书”实现跟踪管理?如何鼓励大家积极捐书、捐好书?有人提出,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扫码借书”。还有人提出,依托“共享书亭”或“共享书屋”,在社区开展读书活动,呼吁大家自觉爱书、捐书。也有人提出,划片管理,谁受益多谁担责大。

  以上总总,或许都是让“漂流图书”真正“漂流”起来的办法。只有让“漂流图书”真正地“漂流”起来,大家才能共享便利,共嗅书香。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