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之道,莫过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作为一名基层纪检信访干部,更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干净、担当,带着感情和责任为民解难、为党分忧。”在修武县纪委监委信访室主任常迎菊的心中,这句话已然成了她多年坚守信访工作的座右铭,也成了她忠贞不渝追求纪检监察事业的奋斗目标。
2016年,她踏入县纪委监委信访室大门,从此成为一名分管信访工作的纪检监察干部。
她深知,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础性工作,是纪检监察机关通过接受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接听举报电话受理群众诉求、掌握线索的重要渠道,时刻与广大群众发生着直接联系。可以说,信访室是监督执纪的第一道关口,也是纪委监委的重要形象窗口。如何把好这道关口,当好业务熟练的“内行人”?常迎菊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
她从接触信访工作开始,就紧紧抓住一切机会提升自身业务水平,通过向身边老同事请教、积极参加业务培训、翻阅查看案例等方式,在短时间内便掌握了来访接待、信访分析、案件审核等主责主业,为工作的深入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尤其是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后,信访室接到的一些信访举报,使她深刻认识到新形势下信访举报面临的情况更为严峻,如果不好好学习提升自己,就无法挑起这副担子。因此,她经常废寝忘食,挑灯夜战啃书本、查资料、做记录,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姿态给自己“充电”。
今年3月份,信访人张某反映了一起个人利益诉求与纪检监察业务内外交织的信访问题,只有准确掌握涉法涉诉程序,才能作出精准判断。常迎菊没有马上答复信访人,而是通过向相关部门和上级纪委咨询,利用三天时间,把信访人反映的问题一一分类弄清,才准确受理了检举控告类信访事项,给信访人的合理诉求提供了解决办法。
“搞信访工作一定要将心比心,要学会换位思考,也就是从群众角度考虑问题。比如,信访人一般来反映问题,都满怀希望问题能够得到解决。我们作为工作人员,能满足群众的诉求就抓紧解决,给群众满意的答复;如果不能解决,态度也要诚恳热情,要解释清楚,不能让信访人怀着希望来、带着一头雾水冷水走。”常迎菊深情地说。
今年2月份,一位老人到县纪委举报征地拆迁问题,拿出许多资料,反映拆迁补偿不合理,常迎菊认真看完资料后,建议老人到县拆迁办反映。当时,老人情绪激动,认为这就是纪委受理的事项。常迎菊再怎么解释老人也听不进去,临近下班了,老人还没有离开的意思。常迎菊没有催促,而是始终耐心地和老人讲道理、讲政策,并自费为老人买来饭菜,最后老人被她的真诚所打动,老人临走的时候,紧紧握着她的手说:“闺女,你真是个好干部,真是太谢谢啦,你对俺真是和自家人一样亲。”
为进一步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倾听基层群众呼声,打通纪检监察信访举报“最后一公里”,今年年初,常迎菊结合实际,探索制订了《纪检监察信访举报下访宣传活动实施方案》,每月选定1天时间,到1个乡镇利用农村集市进行下访宣传,通过发放举报指南、观看宣传片、现场接受咨询等形式,宣传纪检监察信访举报政策,摸排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线索。
据统计,为了让群众少跑腿,今年年初以来,该信访室现场对接32次,向有关职能部门发放业务外问题信访对接单18次,对接率100%,群众回访满意率100%。同时,今年年初以来,县纪委还受理发生在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信访举报69件(次),立案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案件20件(次),党纪处分12人,组织处理10人,一批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赢得群众的广泛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