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宋龙涛)“廉政建设示范村,各项指标要记牢,村务财务要公开,公示干群都知晓,杜绝坐收和坐支,入账不能有白条……”近日,这样一段顺口溜在武陟县农村广为传唱。今年年初以来,该县纪委监委通过“1+1”工作法,织密村居干部廉政监督网,不断夯实乡村振兴基层基础。
“1+1”指的是“党员干部+乡贤老人”。一方面,构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网络,通过乡镇党政负责人例会制度,乡镇包片领导、包村干部、基层站所、监委会主任、报账员问题线索报表制度,明确工作关系,形成以乡镇主导、村为主,上下贯通、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持续向下传导责任;另一方面,发挥乡贤老人在村务监督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选拔德高望重、基层经验丰富的乡贤老人作为村级“纪检员”,对基层在惠农政策落实、维护百姓权益等情况进行监督。同时,积极打造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对示范村67岁以上老人每年给予50元财政补贴,有力提高了乡贤老人参与监督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
今年年初以来,该县通过问题线索报表及乡贤老人监督,及时发现、解决问题53件,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