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70国庆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盛世中华腾龙璧献礼新闻发布会
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示范城市 奋力谱写出重彩更精彩焦作篇章
焦作脚步 铿锵有力
发布厅过道变身“第二发布厅”
品质焦作 “圈粉”无数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10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省内外媒体记者点赞焦作——
焦作脚步 铿锵有力
本报记者 赵改玲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9月30日,由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进入“焦作时间”,吸引了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及省内媒体记者前来采访。大家纷纷表示,这场新闻发布会是对焦作的完美推介,丰富的内容、翔实的数据、生动的例子,让他们认识了在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中格外闪耀夺目的焦作。

  2008年以来,作为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城市,焦作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功实现了由“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的转变。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的“焦作现象”,引起了新华社记者、中国网记者的关注。一名新华社女记者说:“没想到焦作环境现在治理得这么好,没想到焦作这么美,我一定要到焦作去看看。”中国网记者张晨说:“绿色发展的焦作一定会吸引更多的外地人才,这对焦作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大有裨益。我会不遗余力地进行报道,宣传焦作。”

  论朵卖的云台冰菊、堪比水果的荷兰小番茄……焦作特色农业发展速度令经济日报记者王松惊叹。他说:“不管是‘四好农村路’建设、乡村振兴,还是全域旅游,焦作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为其他城市树立了标杆。祝颜值高、气质佳的焦作越来越好。”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