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8日是第22个“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18岁以上知晓血压”。那么,你知道自己的血压是多少吗?“不知道。”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年轻的路人,得到的回答都是一样的。
当天,记者从市第五人民医院心内科了解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年轻人最容易忽视自己的健康,反而是上了年纪的人,对健康最为关注。
进社区宣传健康知识
10月8日上午,该院心内科主任杨静带领医护人员来到山阳区东方红街道文化巷社区,开展以“18岁以上知晓血压”为主题的义诊活动。
活动现场,前来咨询病情、测量血压的居民络绎不绝,医护人员耐心地为他们提供咨询服务,免费发放高血压知识宣传资料。杨静为社区居民讲解高血压的健康知识、预防措施,指导有高血压病史的居民正确用药。
杨静说,今年的宣传主题旨在促进18岁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测量血压,开展高血压防治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指导群众作好自我管理,切实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通过这次活动,她发现年龄在18岁到25岁之间的年轻人,几乎没有主动测量过血压。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群,会非常关注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
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显示:中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5.2%,患者人数达2.7亿,每年与高血压有关的死亡人数达200万。与高血压的高患病率、高死亡率相对的,却是高血压的低知晓率。《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调查显示,2012年,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仅为46.5%。据2018年2月刊发在《循环》杂志上,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润霖教授和王增武教授等人进行的我国“十二五”高血压抽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为46.9%。
杨静说:“从这些权威数据中不难看出,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比较低。”
学会测量血压,掌握身体健康状况
“测量血压是个人掌握自身健康情况最为直接的办法。”杨静说,人们除了在医院诊室测量血压外,还可以自己在家测量血压,从而达到监控血压、增强健康意识的目的。
那么,个人要多久测量一次血压呢?杨静建议,身体健康的成年人至少每年测量1次血压。患有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患者,每个月测量1~2次血压。肥胖、长期过量饮酒、吸烟、吃饭口味重、有高血压家族史、高血压易感人群的人,应每半年测量1次血压。对于已经确诊的高血压患者,要每天坚持测量血压。血压达标且稳定者,每周自测1次;血压未达标或不稳定者,应每天早晚各自测1次。
自测血压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否则会影响测量结果。测量血压时,要采取坐姿,全身自然放松,手臂和心脏应处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测量血压前,如果有运动、情绪激动等情况,要休息15分钟以上再测量。
培养良好生活方式,远离高血压困扰
杨静说,每个人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高血压是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规范治疗及随访管理。目前,国家已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高血压患者要学会自我健康管理,认真遵医嘱服药,经常测量血压和复诊,降低心脑血管病风险。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家庭血压测量值判断标准不同于诊室血压,家庭血压读数≥135/85mmHg被认定为高血压。还有一种确诊高血压的方法是通过动态血压监测,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全面反映一个人24小时内的血压情况,还可以诊断出一些特殊类型的高血压。
“高血压是可防可控的,大家只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如限制食盐摄入、少吃快餐、限制饮酒、戒烟、坚持运动、保持规律的睡眠习惯,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大家远离高血压。”杨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