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生理现象,跌倒会疼痛,生病也会疼痛,所以面对病痛,很多人会选择忍痛度日。为此,市中医院疼痛科主任郭瑞云提醒,“有痛不用治,忍忍就过去了”这种观念是一种误区,急性疼痛忍下去将会变成的慢性疼痛,而慢性疼痛会越忍越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易引发一系列严重问题,如焦虑、失眠、忧郁,甚至出现自杀倾向,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严重影响人类生活和生命质量的另一大杀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郭瑞云介绍,慢性疼痛是指持续一个月以上的疼痛。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全球成年人慢性疼痛的平均发病率约为30%,在中国至少有一亿以上的慢性疼痛患者,接受治疗的却不到三成。随着老龄化步伐的加快,因骨质疏松、颈椎病、类风湿关节炎、肌肉劳损、肿瘤等引发慢性疼痛的人群日益增多。
郭瑞云表示,慢性疼痛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已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最为关心的一个健康话题。2004年10月11日,国际疼痛研究学会把每年10月第三周的第一天定为“世界镇痛日”,旨在唤起全社会对慢性疼痛的重视。
“一些慢性疼痛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常常伴随着精神障碍,如焦虑、抑郁等;疼痛导致肌肉紧张劳损引发肌筋膜触发点加剧病痛,如此反复,形成恶性循环。”郭瑞云说,长期慢性疼痛会造成睡眠障碍、精神障碍,进而引起人体神经、内分泌、心血管、消化等多系统功能失调,诱发各种并发症。据权威机构调查,每年由于慢性疼痛的支出,超过心脏疾病和肿瘤疾病花费的总和。
郭瑞云介绍,过去医生多把疼痛当成一种症状来对待,但现在认为慢性疼痛是一种病,需要专科来治疗,因此不少医院专门成立了疼痛科,收治这些慢性疼痛患者,其治疗范围主要包括头痛、神经痛、骨关节痛、软组织疼痛、非疼痛性疾病等。其中,头痛包括颈椎原性头痛、偏头痛、外伤性头痛;神经痛包括三叉神经痛、臂丛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带状疱疹神经痛、神经损伤性疼痛、幻肢痛、残端痛、糖尿病性神经痛、复杂的局部疼痛综合征;骨关节痛包括颈椎病,颈、胸、腰椎间盘突出症,尾骨痛,膝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软组织疼痛包括急慢性腰扭伤、棘上棘间韧带炎、腰背肌筋膜炎、腱鞘炎、肩周炎、网球肘及软组织损害所引起的颈肩腰腿痛;非疼痛性疾病包括顽固性呃逆、急性面神经炎(面瘫)、面肌痉挛、突发性耳聋、颈性眩晕、睡眠障碍等。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疼痛的认识逐渐深入,疼痛医学发展呈现快速发展势头,治疗疼痛的手段越来越多,疼痛患者无须再忍痛。
最后,郭瑞云提醒,遇到疼痛,千万不要盲目用止痛药。止痛药并不能消灭所有疼痛,急性疼痛服用止痛药容易掩盖病情,慢性疼痛服用止痛药多是治标不治本,长期服用止痛药会对身体产生巨大副作用。当身体出现疼痛时,应当尽快就诊,明确疼痛疾病的类型后,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止痛药物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