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赵改玲)今年的国庆大阅兵,至今依然让人心潮澎湃,里面的焦作元素让人骄傲。10月15日下午,参加国庆大阅兵的温县籍飞行员张子健回到家乡,和记者分享了他参加阅兵的荣光。
张子健今年47岁,是温县番田镇西南马村人,目前服役于西部战军空军航空兵某部,是特级飞行员。10月1日国庆阅兵中,他担任支援保障机梯队左僚机领航员,和同伴驾驶一架运—9医疗救护机飞过天安门,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那天当我飞过天安门时,我朝天安门庄重地敬了一个军礼。那一刻,我为祖国的强大感到自豪和骄傲。”昨日,说到自己参加阅兵的那一高光时刻,张子健依然激动不已。
今年3月份,张子健接到参加阅兵飞行的任务后,感到无比光荣的同时,又有一丝犹豫。“当时家里出了点事,我担心会为此分心,完不成阅兵任务。”张子健说。但他知道,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首次国庆阅兵,也是共和国武装力量改革重塑后的首次整体亮相。军人的使命感让他接受了自己的任务,并全力以赴投入到训练中。
今年受阅的支援保障机梯队不仅机型多,还是空军、海军飞机首次以中队混编方式合体受阅。支援保障机梯队6架不同型号的飞机是针对新的战场需求发展起来的空中支援保障力量,是首次参加阅兵。对于参阅飞行员来说,要保持空中编队整齐划一、米秒不差,准时到达阅兵点,需要非常过硬的技术。
在阅兵飞行训练中,张子健每天要进行近8个小时的训练,认真学习研究编队理论,提高编队飞行技能,先练双机飞,然后是练三机编队飞。在训练中,张子健时常有晕机的现象,为了克服,他经常进行打悬梯、固定滚轮训练,最终解决了晕机问题。
作为飞行员,还要有应对复杂天气的本领,张子健和战友们经常在坏天气下训练,掌握在飞机颠簸状态中如何顺利飞行。“没有困难,也要制造困难,这样在阅兵时才能应对各种困难。”张子健说。
一次次的魔鬼式练习,只为国庆阅兵时的那一分钟。
10月1日,山西某机场上空有小雾。此时,张子健坐在运—9医疗救护机领航位置上,等待起飞指令,9时许,飞机缓缓滑出,张子健此时的心情是紧张和兴奋。“按照平时训练时飞,一定能完成受阅任务。”紧握架驶杆的张子健默默给自己鼓劲。
当天,当他驾机飞过天安门时,热泪盈眶,朝天安门方向郑重地行了一个军礼。
整齐划一、米秒不差飞过天安门,胜利完成任务后,张子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国庆阅兵,是他飞行25年来最精彩、最难忘的飞行。
身在军营,张子健回温县老家的次数很少。这次完成国庆阅兵任务后,张子健抽空回到了家乡,他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好好陪陪母亲,尽一尽做儿子的孝心。看到家乡变得越来越美丽、越来越精致,张子健为焦作点赞、为焦作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