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丁垒)10月12日下午,全市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会议在市教育局召开,会议就如何开展好中小学课后服务这项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从即日起,我市各中小学将按照自愿、惠民、渐进原则扎实稳妥、分步推进课后服务工作。
目前,我市先在各小学推进课后服务工作,待时机成熟后,再把这项工作扩展到初中。为了做好这项惠民工作,现阶段,我市先在中站区各小学开展全区试点工作,同时鼓励各县(市)区选择3~5所小学开展试点,今年11月将在全市各小学全面推行课后服务。
会上印发了《中共焦作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课后服务的主要对象为学校正常教学日放学后按时离校有困难的学生、有兴趣培养需要的学生、有其他学习要求的学生,其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单亲家庭子女、残疾儿童、留守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等群体是优先保障对象。课后服务的时间一般从下午放学后开始,夏季至18时30分结束,冬季至18时结束,原则上在放学后两小时以内。对中午放学后接送有困难的学生,有条件的学校可开展有偿供餐和托管服务。
关于课后服务内容,《指导意见》指出,可组织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开展文体、科普、社团活动以及户外拓展训练、劳动实践教育等,也可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辅导帮助,但是严禁借课后服务名义进行集体补课、教学和考试。
会议指出,课后服务工作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民生工作,是我市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立行立改事项之一。因此,各县(市)区、各学校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开展课后服务的重要意义,将课后服务作为一项政治工程、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积极响应,抓紧部署,尽早开展。
会议要求,各级政府和各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工作之前必须考虑周全,加强学习,深入研究,确保实效。特别是中站区,作为试点区要高度重视,积极行动,细化方案,大胆探索,各相关部门要通力配合,确保打好课后服务工作的第一仗。
会议强调,各县(市)区政府是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责任主体,各县(市)区教育部门要积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及时协调成立课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纪委监委、教育、发改、财政、公安、人社、市场监督等多个部门,加强协商沟通和政策支持,不当“甩手掌柜”,更不当“拦路虎”,切实形成课后服务工作合力。开展课后服务的学校要制订课后服务工作安全保障预案,确保师生安全;任何单位不得借课后服务名义集体补课、组织考试或开展营利性活动,不得强制学生参加课后服务,不得借机乱收费,不得滥发补贴,一经发现,要从严处理,绝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