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家住博爱县孝敬镇双庙村村民吴军应的家里来了位熟客。和其他客人不同是的,这位熟客无须款待,只需要给他提点想法和建议,再享受他送上的暖心服务,如检修用电线路、插座,维修有问题的家用电器即可。
这位熟客名叫武顺利,是博爱县供电公司孝敬供电所的员工、双庙村的管片电工,也被双庙村村民称为“向贫”电工。
为啥?
因为他偏心,总是偏向贫困户。
对此,他也不避讳,因为他觉得,较之一般家庭,贫困户生活不易,更需要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糙汉子动了“向贫”心
2015年,为积极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该公司在向金城乡西张茹村派送驻村第一书记助力扶贫的同时,也千方百计在“精准”上下功夫,对辖区贫困户进行摸底。在此基础上,该公司一方面做好电费扶贫工作,每月为贫困户补贴10千瓦时电量;另一方面,不定期进行走访慰问,并结合贫困户实际,通过“量体裁衣”式的就业创业扶持,助力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
作为管片电工,武顺利在摸查双庙村贫困户情况时,心里很不是滋味,用他的话说:“看到他们家中的情况,听着他们的讲述,总想掉眼泪。”
摸底工作结束后,武顺利的脑海里经常会浮现贫困户的生活环境和他们所描述的生活场景,只要从贫困户家门口路过,他就会进去看看,帮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增补电源插座、更换灯泡、维修电磁炉……
而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举动,对贫困户来讲,却是生活中的小温暖,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意识到这点,武顺利茅塞顿开:对贫困户来讲,需要用电帮扶、医疗帮扶、教育帮扶、就业帮扶……但在日常生活中,亦需要像他这样的“微帮扶”。
憨电工建起“向贫”团
明白“微帮扶”的暖心效应后,武顺利往贫困户家里跑得更频繁了。而且,从开始的出力,慢慢变成出力又出钱:需要更换几米老化线路,他掏钱买新电线;漏电保护器坏了,他负责更换,也负责埋单;发现老人生病了,他二话不说送其就诊,并预付医药费……
时间久了,他的媳妇颇有怨言,说他打肿脸充胖子,拿着微博的工资去贴补外人。但怨归怨,在心里也为他竖起大拇指,精打细算过日子,在背后默默支持他。慢慢地,也不抱怨了,只是常常笑他是“憨电工”。
2016年农历正月初一下午,与往年一样,武顺利准备了酒菜,在家里款待十几位好友。席间,不知谁提起了他为贫困户出力又出钱的事,话题一下就聚到了帮扶上,你一言我一语,轮到他时,他感慨道:“人家生活有困难,咱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帮不了大忙,就帮点小忙,传递一些小温暖,能起多大作用俺不知道,但俺知道,肯定有好作用,而且比袖手旁观要好得多。”
他的一番话,让一屋子的人顿时沉默了。很快,大家当场决定与他一起组建“向贫”团,量力而行,集资帮扶贫困户。
从那之后,每年春节,“向贫”团都会你200元、我300元的集资,之后根据贫困户的具体情况,商议着送去生活必需品或爱心款。
近年花甲且患有自闭症的王憨、媳妇长年患病的王福旺等贫困户,每年都能感受到来自“向贫”团的温暖。
截至目前,“向贫”团累计向贫困户捐赠米、油、面和爱心款等共计1万余元。
帮一把,扶一程,暖一生。
武顺利的爱心“向贫”故事还在双庙村延续,执着如他,这样的暖心故事还会一直延续,直到双庙村贫困户全都摘掉贫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