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祖辈辈因大山的束缚过穷日子的江岭村人没有想到,如今他们背靠大山好生财,蹚出了致富路。
10月21日,博爱县寨豁乡江岭村的扶贫产业——石磨面粉厂经过提档升级后今年开工了,几名村民不出村就能有收入。
城里人如今重视健康,这里面也有江岭村人的商机。2017年年底,石磨面粉厂开建,去年10月投产,原生态的面粉供不应求,价格比普通面粉翻了一番,还收到不少订单。去年,我市一家企业就从这里购买了7.5万公斤的面粉。
今年61岁的村民刘跃进在厂里工作,每月有两三千元收入。该面粉厂预计今年将给村集体带来5万余元收入。
江岭村有老马岭、南江岭、北江岭、原背4个自然村。这里层峦叠嶂,美不胜收,既有有着美丽传说的无底洞、鼻脊孔、碓臼坪、佛爷嵝、藏兵洞,又有见证岁月沧桑的古屋、古树、古道、古寨。
然而,受困于自然条件,这里的山民长期以来未能过上好日子。2013年,该村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江岭村在上级有关部门及驻村第一书记的帮助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变“输血”为“造血”,把发展有“根”的产业作为脱贫致富的主攻方向。
先说种植业。如今,该村种植了200多亩大樱桃树,去年好几家的收入在1.5万元左右。预计到了丰产期,大樱桃树能让几家种植大户每年收入四五万元。四五百亩皂刺树也是村民的摇钱树,有人上门收购,不愁销路,一亩地能收入1000多元呢。村民原新民看到商机,今年种了七八亩谷子,每公斤售价超过14元,总收入七八千元。能让村民赚钱的,还有核桃树和花椒树。
在江岭村11棵百年以上树龄的国槐中,有一棵活了1800年,是我市现存最老的千年古槐。江岭村人决定“卖美丽”,发展旅游业。去年该村的赏秋文化节吸引了数百名摄影爱好者、驴友、游客,很多村民靠卖农特产品挣了一笔。今年,长约4公里的进村道路和村里的道路已经全部硬化,路修好了,造访的客人就更多了。
去年年底,江岭村成功摘掉了穷帽子,退出省级贫困村行列。去年,该村的集体收入就有13万元。大伙儿都说,这多亏了整天泡在村里、一心一意谋发展的驻村第一书记陈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