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焦作文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市“旅游+体育”融合发展成示范标杆
山阳绣庄:一针一线织锦绣
一封感谢信背后的故事
我市积极打造 手绘红色教育导览图
“古韵泽州”“活力日照”旅游推介到焦作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12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阳绣庄:一针一线织锦绣

作者:本报记者 王爱红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白墙黛瓦的山阳刺绣艺术馆幽静、雅致。
  本报记者 王爱红 摄
  李卫霞在向记者展示精美的山阳刺绣披肩。 本报记者 王爱红 摄
 
   

  开栏的话

  近日,我市在全省创新推出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首批19个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出炉。把社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游客通过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不仅能感受焦作美景和风物,更能了解焦作的精神和精髓。那么,我市的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都有哪些看头和玩头?即日起,记者带您走进这些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一起探寻最真实的“焦作味”。

  在记者看来,刺绣,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工艺,刺绣已传承了数千年,家喻户晓。陌生,是因为随着时代发展,包括刺绣在内的女红早已不再是女子手艺的必修课,刺绣离我们的生活有些遥远。怀揣着极大的好奇,记者探访我市首批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的首站便选择了山阳绣庄。

  12月3日上午,在山阳绣庄负责人、河南省民间工艺美术家(大师)李卫霞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位于中站区龙洞街道武钢社区的山阳刺绣艺术馆。这是一座新打造的艺术馆,占地面积近4000平方米。一进门,一座白墙黛瓦的徽派风格建筑映入眼帘。白墙上的大红剪纸作品格外醒目,走近细看,记者才发现这是一幅名为《太极的故乡》的剪纸。

  原来,一双巧手的李卫霞,刺绣、剪纸样样拿手。这幅由她创作的剪纸作品可了不得,其由8条飞龙作框,框内不仅有陈式16式太极拳的招式,还有我市24处旅游景点,内容丰富、技艺精湛,令人惊叹。

  这只是一个小惊喜。走进面积500多平方米的展厅,山阳刺绣会带给您更大的震撼。在这里,您既可以了解山阳刺绣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又能一饱眼福,通过一件件绣品感受山阳刺绣的魅力。

  焦作古称“山阳”,山阳人“逢喜见绣”“凡庆见绣”“以绣为贵”的习俗已有2000多年。山阳人刺绣技艺的领先地位,至少可追溯到三国时期。有史料记载,东吴孙权的贵妃赵夫人、魏明帝的毛皇后都是刺绣高手,更是我国有记载的屈指可数的女艺术家,而她们都是河内郡(今焦作)人。汉献帝禅让皇位被封为“山阳公”后,其府设的“御绣坊”对山阳百姓刺绣技艺的普及和提高也有着重要、深远的影响。

  随着焦作旅游业蓬勃发展,经李卫霞潜心研究和开发,山阳刺绣迎来了新辉煌,山水写真刺绣成为山阳绣庄的一大特色,并在全国屡获大奖,甚至成为宣传“太极圣地 山水焦作”的焦作市旅游商品和纪念品定点指定产品。

  漫步展厅,一幅幅山阳刺绣作品以针为笔、以线为色,绣出的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等栩栩如生、精美绝伦。尤其是焦作山水写真刺绣作品,《红石峡》《云台山水帘洞》《神农山白皮松》《青天河鲸鱼湾》等,似照片、像油画,画面、层次丰富,立体感极强。就连山石、树木、花草在水中的倒影以及瀑布在石头上溅起的水花都活灵活现,山阳刺绣工艺的精妙被彰显得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还有更接地气的,飘逸的太极服,精致的旗袍、披肩、手包等有了山阳刺绣的点缀,变得别有韵味,谁见了都会不禁心动。

  逛完展厅,如果您意犹未尽,想尝试一把飞针走线的快乐,1000多平方米的体验馆等着您。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山阳绣庄将在刺绣培训和丰富游客体验上下功夫,同时进一步完善餐饮、住宿、娱乐等配套设施,让游客坐得住、留得下,真正享受刺绣创作的乐趣。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