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又称中风,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是中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因此,市第五人民医院中医科王田资提醒,中风患者应重视康复治疗,这对尽快恢复中风患者的各项生理功能,降低中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2月23日,记者在该院中医科采访时,一位患者家属激动地说:“中医康复治疗真是神奇,我老伴原来不会动,如今自己能从轮椅上站起来再坐到床上。”
记者看到,一名老年患者平躺在治疗床上,王田资扶住患者的左胳膊做拉伸动作。几组动作完成后,王田资协助患者锻炼右侧肢体。19年前,这位患者第一次中风后,导致左侧肢体偏瘫,因没有进行康复治疗,左侧肢体完全没有行动能力,右侧肢体虽然没有残疾,但因长时间不锻炼,逐渐失去功能。
一个月前,患者再次发生中风后到该科住院治疗。王田资说,针对这位患者的病情,该科首先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后,就开始对患者进行中医康复治疗,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经过一个多月的锻炼,患者的左侧肢体已经可以伸展,右侧肢体有了一定的力量。
中医康复治疗主要是运用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思想,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结合多种中医疗法促进患者康复。“中医康复治疗讲究的是经络疏通,采用的手法非常讲究,经过系统的康复治疗,患者的肢体可以恢复一定的功能。”王田资说,临床上经常会遇到一些患者家属让患者握橡胶圈、拉绳子锻炼肢体力量,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单方面的锻炼肢体力量反而强化了上肢屈肌的痉挛,使手指和肘关节越来越硬、伸不直,对预期恢复起到反作用。
王田资说,中风患者病情稳定后,对于不能主动运动的患者,应尽早进行被动运动。医护人员要帮助患者做上下肢的屈、伸、旋转等动作,范围可由小到大,防止关节挛缩及患肢痉挛的产生,同时应鼓励患者进行主动锻炼,恢复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