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国利 通讯员宋祖恒)冬日的怀川,虽天寒地冻,却蕴藏着丰收的喜悦。昨日上午,记者在武陟县沁怀“四大怀药”研究所看到,该所依托新技术研发而成的60吨脱皮地黄,经无硫烘焙后,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装箱待发韩国。这是武陟县西陶镇加快乡村振兴又一成功之举。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质量。“打造高效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融合,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根本路径是发挥农业‘接二连三’功能,让新技术、新业态和新的模式引入农业,这是乡村振兴的强力之剑。”西陶镇党委书记冯会民说。
西陶镇西陶村是有名的“地黄村”,男女老少以经营地黄为主,近年来,地黄产量大幅度增加。村民史东分告诉记者:“俺家年经营地黄600多吨,在村里还不属于大户,俺村的地黄销售量占国内的80%。”
西陶镇不光有“地黄村”,还有“山药哥”“菊花嫂”等致富能人,全镇种植“四大怀药”400多公顷,经营怀药合作社120多家,经营人员8000多人。从这里产出的“四大怀药”要经过鲜货、干货、蒸晒、切片、磨粉、散装、精装等20多道工序,“接二连三”精深加工,循环升值,坐地增效,不但直供同仁堂、皖西制药厂等国内厂家,还远销国外。
西陶镇乡镇企业发展早、起步快,拥有化工、“四大怀药”等八大支柱产业。去年,被列入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河南省乡村振兴示范镇,连续两年上缴国家税金增幅在20%以上。
乡村振兴,要义在整体推进农业产业化。2003年,西陶镇重组的华康糖醇先后投资7000万元,加大技改力度,年产能由8000吨提升至1万吨,成为国内最大的木糖生产基地。华康糖醇利用当地废弃物玉米芯作原料,就地加工木糖产品,年消耗玉米芯8万吨。据西陶镇镇长贾立新介绍,业界领先的华康糖醇,不仅用尽武陟县的玉米芯,而且原料购买半径涉及黄河以北200公里范围内,生产出的产品直销东南亚国家。为避免二次污染,华康糖醇把废弃的木糖碴再利用,作为锅炉原料烧掉,既环保又节约成本。
西滑封面粉厂是全国农业产业化前五强企业,年生产面粉15万吨,与武陟县农业合作社签约,每年用优质26小麦新品种20多万吨,“吃掉”周边十多个乡镇的小麦,生产出的面粉除自家企业用外,销往全国各地。业界大咖斯美特,精深加工生产出方便面,畅销国内外。
“做强加工链、拓展功能链、提升价格链,加快推进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按照户粗加工、企业深加工的路子,培育出一大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致富能人,农民人均收入大幅度提高。”冯会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