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应对新形势下全市范围内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等突发事件和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以及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工作,通过整合优化应急力量和资源,建设应急管理信息化,建立全市所有应急任务相关领域协同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这一体系要求依托天空地一体化感知与通信网络,打通事前、事发、事中和事后全过程信息链路,形成随遇接入、全维感知、信息融合、可视指挥、智能协同等能力,支撑实现一体化、全方位、数字化、自流程、大众参与的全过程管理业务、常态业务、非常态业务和综合保障业务,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防范化解重特大安全风险,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市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涵盖以往系统功能,让原有的数据再次焕发生命力,连接现有的应用系统,用活数据信息,解决各级系统无法互连互通的“四大孤岛”问题,不间断地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梳理和归类,形成应急核心数据,为全市大应急系统提供基础数据来源,为大数据应用分析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撑,为应急辅助决策提供分析依据,实现对安全生产事故的有效预防和科学处置。
一、业务分类。全过程应急管理业务贯穿常态和非常态,包含应急指挥、监测、值守等业务。以市应急指挥中心为核心,进行全过程的应急值守、政务值班、预警发布、接处警和预警发布,依托天空地一体化的感知手段,采集自然灾害信息、安全生产信息、城市运行大型设施信息,实现全过程综合监测。
依托感知网络、通信网络、数据中心、安全防护和运维管理等硬件设施的科技信息化建设,构建应急管理体系,打造涵盖感知、分析、决策、行动、评估业务链,贯穿应急管理非常态指挥救援全过程,构建涵盖风险感知、风险评估、灾害防治、监督管理等常态化管理机制,促进应急管理各项工作的智能、协同和高效运行。
二、业务流程。常态业务流程:一是通过接入感知网络实时提供基础数据、监测数据、报送数据等,对各类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和风险热点的快速识别,通过预警分析,制作各类预警产品;二是利用风险评估模型,对各类风险源、风险状态和趋势进行综合评估,依据风险分级标准,绘制风险分布图;三是依据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综合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灾害防治措施及标准;四是通过专题及信息发布机制,为监督管理和指挥救援提供信息支撑。
非常态业务流程:一是通过实时获取各类预警信息,实时接入指挥救援系统;二是提供突发事件接报、值班值守、预案管理、应急演练等管理功能;三是围绕应急调度,形成应急通信、视频会商、应急资源管理等功能;四是形成基于灾情信息的灾情评估与灾情救助,根据业务需要产生评估信息,为后期灾害防治提供数据支撑;五是通过信息发布方式,将相关救援信息推送至社会公众。灾情信息发布和灾情报告贯穿非常态管理的各个阶段。
三、能力架构。按照“感知-分析-决策-指挥-行动-评估”业务链,以及各业务活动对通信网络、大数据服务、安全运维保障等信息化方面的需求,构建集全域透彻感知、天地一体通信保障、精细按需数据支撑、智能可靠安全运维、规范精准监督管理、综合及时监测预警、高效协同指挥救援、全面准确决策支持和透明便捷政务管理等九大能力为一体的能力体系,全面提升焦作市应急指挥救援现代化水平。 张闻评 李海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