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新和
本报通讯员 周新平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扶贫帮困取得累累硕果,低保救助让更多贫困家庭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在市民政局,无论是机关各科室还是扶贫一线,广大民政工作者牢记“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初心,肩负新使命、直面新担当,抖擞精神、铆足干劲,在我市民政事业的大道上阔步前进。
这种坚如磐石的团结协作精神、不怕苦累的顽强拼搏品质,得益于市民政局持之以恒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这个坚实基础。
强化领导 健全机制 营造浓厚创建氛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领导首先要以身作则带好头。为此,该局党组坚持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抓班子、带队伍、转作风、促工作的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程来抓,纳入议事日程,纳入考评体系,与民政工作一起安排部署,一起督导落实。该局党组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目标不变、力度不减。为保证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顺利进行,该局党组不断充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力量,建立完善了每月例会制度,做到每月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一次集中学习培训。同时,建立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台账,确保各项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抓规范、规范抓。为此,该局党组建立健全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目标责任、文明行为规范、机关管理、安全防范、奖罚措施等5类50余项规章制度,并将其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为营造创建氛围,该局党组注重把思想发动、深化认识贯穿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全过程,通过广泛动员、日常会议、定期活动、设置展板、悬挂标语、LED显示屏等方式,动员民政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该局网站开设了“精神文明建设”专栏,及时对各类活动进行宣传报道;在《焦作日报·焦作民政》专版开设了“民政人风采”栏目,大力宣扬基层民政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社会美德,营造了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狠抓学习 提升素质 树立民政良好形象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思想认识一定要跟得上。为此,该局党组努力构建学习型机关,打造高素质队伍,固化了党组中心组学习、周五理论学习制度,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读书看报、领导讲座、理论测试等形式开展理论学习,并组队参加了全市“学徐州扬州、促转型发展”辩论赛,取得了优异成绩。该局在行政服务大厅民政窗口设置了办事程序和流程图、便民服务台、投诉意见箱,在机关办公区张贴了服务承诺书、科室职能和科室示意图,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监督。今年年初以来,共接待业务咨询、群众来访6800余人次,满意率100%。发挥党建活动室、图书阅览室、荣誉室、干部职工活动中心等活动场所作用,丰富干部职工文化生活,营造和谐团结的集体氛围。特别是构建节约型机关,倡导低碳办公,每周对各科室办公耗材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公示,增强了大家的节约意识。针对各科室具体情况,该局党组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了岗位权力风险防控机制,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到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党员干部示范教育基地参观学习,进一步增强了全员勤政廉政意识,筑牢了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以人为本 激发活力 大力丰富活动内容
民政部门承担着具体的兜底性工作任务,与广大困难群体、贫困家庭紧密相连。为认真扎实做好这些工作,该局党组把精神文明创建融入各项工作全过程,不断创新活动载体,拓展创建领域,提升创建品位,促进创建工作不断深化。
在“四城联创”过程中,该局党组第一时间召开全局“四城联创”工作会议,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为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市民政局“四城联创”工作方案》,并积极做好志愿者注册工作,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399083人。同时,该局联合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印发了《焦作市关爱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引导全社会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督促市救助管理站深入扎实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
按照该局党组统一部署,市民政局志愿者每周五坚持到学生路与民主路交叉口维护交通秩序、清扫垃圾、劝阻不文明行为,到社区为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送温暖、献爱心……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成为我市文明城市创建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此外,该局党组高度重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先后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了《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殡葬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政策。在此基础上,该局党组深入开展了“文明科室、文明标兵”评选活动,从文明言行、遵纪守法、工作业绩等方面进行评比,树立典型,示范带动,提高机关整体文明程度。通过评比,大力加强诚信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诚信民政”。为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市民政局以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廉洁从家出发”系列家风教育活动,该局党组成员及家属带头参与,利用支部党员大会、党小组会组织党员干部讲述家风故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利用重大传统节日,深入开展春节走访慰问困难户、元宵节猜灯谜、清明节广泛宣传文明祭扫、端午节为孤寡老人送粽子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性节日活动,不断丰富民政人的精神生活。
在结对帮扶一线,市民政局工作人员充分彰显了干事创业的激情,与解放区鸿源社区开展文明结对帮扶活动,共开展“送温暖、献爱心”主题帮扶活动90余次,并多次到帮扶村博爱县孝敬镇西王贺村、修武县周庄镇李村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送医送法、慰问贫困户等服务活动,积极助力脱贫攻坚,服务综治平安创建,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创新理念 准确定位 彰显文明创建成果
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了民政工作创新发展,创新发展滋养了民政工作的创建成果。据了解,随着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市民政局充分发挥在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保障作用,低保标准连年提高,城乡低保月标准分别提高到550元、325元,月人均补助水平由不低于250元、142元分别提高到不低于280元、170元,两项标准均高于省定标准,实现了农村低保标准和扶贫线统筹衔接。大力发展养老服务,全市建成养老机构103家、城市日间照料中心181家、农村幸福院867家。积极打造“互联网+养老服务”模式,建成市级12349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我市被工信部、民政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确定为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基地。
与此同时,市民政局加强残疾人福利保障工作,全面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我市被确定为全国13个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试点之一。组织实施了慈善福彩“SOS紧急救助”、慈善福彩“点亮生命计划”贫困儿童大病救助等慈善救助项目。积极创新社区治理,解放区“334”楼院协商治理模式被民政部评为“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孟州市西虢镇莫沟村被民政部确定为首批全国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