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 通讯员刘新荣)12月31日零时起,我市公立医院全面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这是继2016年8月我市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之后,进一步深化城市公立医院改革,降低群众医疗负担、缓解看病贵问题的又一重要举措。
作为国家第三批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我市把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作为扭转公立医院逐利行为的突破口,在经过深入调研测算和论证后,从2016年8月15日起,全面启动以药品零加成为标志的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经过几年的运行,公立医院药品费用控制效果明显,以药养医机制基本破除,群众医疗负担有效降低。
为进一步降低群众的医疗负担,日前,市医疗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联合下发《关于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取消医用耗材加成 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指导意见》,提出12月31日0时起,市公立医疗机构所有允许单独向患者收费的医用耗材,以实际购进价格为基础,实行“零差率”销售。
据了解,医用耗材是医疗过程中经常使用的医用产品,包括心脏支架、人工血管、钢板、假体、敷料、特殊输液器等。医用耗材加成是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可收费相关耗材,医疗机构在进价基础上加一定比例收取。
医用耗材实行“零差率”销售,医院的整体收入会降低,那么如何保障医院的正常运转?经过反复测算,我市决定公立医疗机构因取消医用耗材加成而减少的合理收入,主要通过对部分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调整予以解决。由于各医院业务量、专业方向不同,结合调价空间,此次调整重点在体现医护人员劳动价值的项目上进行了调整。调价项目属医保支付范围的,调整后的价格按规定给予报销。
据介绍,全面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同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旨在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逐步建立分类管理动态调整、多方参与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确保医疗机构良性运行、医保基金可承受、群众负担总体不增加。
据市医改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医用耗材加成的全面取消,医院的收支结构将进一步调整,下一步我市将全面统筹推进相关综合配套改革,合理规范引导医疗行为,进一步促进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充分发挥医改政策的叠加效应,让群众享受到更多的医改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