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四号” 实现人类首次月背软着陆
等待了数十亿年后,月球永远背向地球那面的山地荒原,终于迎来第一个翩翩降临的地球访客。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
从2018年12月8日发射升空,到2019年1月3日顺利到达,“嫦娥四号”走完了约40万公里的地月之路。她着陆后,静态着陆器和月球车分别被部署到月球表面,两者都携带了一系列探测仪器,探测该地区的地质特征,并进行了生物实验。
月球总有一面背对着地球,且不像正面那样平坦,着陆区的选择及精准着陆是难题。“嫦娥四号”着陆从未实地探测过的处女地,或将取得突破性发现,同时可以填补射电天文领域在低频观测段的空白。“嫦娥四号”将我国航天器制导、导航与控制技术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5G商用牌照正式发放
5G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全方位变革,将推动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6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
5G具有高速度、低时延、高可靠等特点,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随着5G牌照的发放,我国5G建设将大大提速,这不仅会影响我国的经济格局,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全球5G发展格局。
在技术标准方面,我国倡导的5G概念、应用场景和技术指标已纳入国际电信联盟的5G定义;产业发展方面,我国率先启动5G技术研发试验,加快了5G设备研发和产业化进程。目前,我国5G中频段系统设备、终端芯片、智能手机处于全球产业第一梯队,具备了商用部署的条件。值得注意的是,三大运营商早已在各地建设5G基站,投资巨大。5G牌照的发放,有利于抢抓数字经济发展的契机。
首艘国产航母“山东号”服役
中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号”于2019年12月17日下午在海南军港交付海军。12月26日,“山东号”驶过台湾海峡,一举一动牵动着网民的心。
“山东号”是中国自主设计、研发、建造的一艘航空母舰,比起“辽宁号”有不少改进,型号为002型,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
“山东号”有三个足球场长,使用常规动力推进,将搭载歼-15B战斗机以及其他型号舰载机。固定翼舰载机将采用滑跃起飞。据媒体报道,“山东号”可搭载36架歼-15舰载机,而“辽宁号”只能搭载24架。与“辽宁号”相比,“山东号”略大一点,而舰岛尺寸有缩短;甲板设计经过优化,扩大了飞行甲板面积,可停放更多舰载机。“山东号”的滑跃甲板的角度也比“辽宁号”低两度,这样更加省油。另外,“山东号”的内部舱室、机库、电子系统、弹药升降机、舰载武器等均优化了设计,提升了战力。
航母的设计制造较为复杂,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工业能力和科技水准。山东舰顺利完成建造、海试,正式交付海军,说明中国已通过了设计建造航母的毕业考试。
长征五号火箭成功复出
时隔两年多,中国推力最大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以下简称“长五”)再一次发射,并成功将实践二十号卫星送入轨道。“长五”是中国现役起飞质量最大、芯级直径最粗、运载能力最强的运载火箭,也称“胖五”。它身高57米,箭体直径达到5米,起飞重量达870吨。它的近地轨道最大有效载荷25吨,相当于一次将16辆小汽车送入太空。探月三期、火星探测、载人空间站……未来,众多航天工程的实施都指望它。
“长五”使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氢、液氧和煤油,液氢必须保存在零下253摄氏度的环境,这也让“长五”成为一颗冰箭。发动机研制不容易,比如薄壁大直径燃料槽是国际机密技术,焊接工艺和结构设计全靠自己摸索。
“长五”的制造基地设于沿海的天津滨海新区。由于火车不便运输“长五”的大身板,它经过海上运输到达海南文昌——全球为数不多的低纬度火箭发射场。
2016年11月3日,长征五号遥一首飞成功,但经历了发射前惊心动魄的三小时;2017年7月2日,长征五号遥二发射任务失利。经过两年多的努力,长征五号遥三火箭于12月27日点火升空,一切顺利,宣告复出成功。
(据《科技日报》2019年12月30日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