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站区龙翔街道赵庄村窄门村是个自然村,前几年修通了10公里的旅游公路,建起了6.5公里的峡谷步道,这里的乡村旅游红红火火,也让这里的贫困户脱贫致富。该村的侯金环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说起侯金环,很多人不知道,可说起侯大嫂包子吃过她家包子的人都会赞不绝口,还给亲朋好友推荐呢。
侯金环今年60岁,丈夫去世早,过去村里交通不便、吃水困难,侯金环就到市里打工,在饭店打杂,一个月也挣不了几个钱,摆脱不了贫穷的命运。
如今该村通过脱贫攻坚、旅游开发,不少村民回到村里开起了农家乐,通过农家乐致富了。
在村两委班子的帮助下,侯金环也回到家乡,开了农家乐,她做饭香、手艺好,村里建议她卖包子。
侯金环就地取材,山里的野菜多,天然无污染、绿色又健康,就做起了野菜包子。在春夏两季,她会把野菜择拣、洗洗,拌上土鸡蛋,放些简单的调料,蒸上几笼。她还把多余的野菜放到冰箱里冻起来,待到秋冬季节,也能让游客吃上野菜包子。
侯金环的包子,皮薄、馅多、不腻,特别受游客欢迎,往往吃过后还总会带几兜回去。生意好时,她一天能卖300个包子,一个包子1元,平常靠卖包子每月能挣2000余元。游客和村民都称她的包子叫侯大嫂包子。
“侯大嫂包子,味道醇正,没有乱七八糟的添加剂,像是妈妈的味道。”来自郑州的游客乔超告诉记者。
淳朴的乡情,山民原汁原味的生活场景,加上侯大嫂包子,让来到窄门村的城里人有回归自然之感。
2019年6月,村里给侯金环提供了公益岗位,她每月又有400元的收入。加上村里针对贫困户的各种补贴,侯金环一年的收入有万余元。2019年年底,侯金环终于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过去在外打工,挣不了啥钱。现在,守着大山就能致富,党的政策真好,让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侯金环对2020年更是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