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仕智)1月6日,记者从市林业局获悉,新的一年,我市林业战线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考察调研河南时重要讲话精神,突出实施山区生态林、平原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廊道绿化、乡村绿化美化、花卉种苗、优质林果7项重点造林工程,计划完成森林资源培育任务1.0027万公顷,全市新建湿地公园1处,建设森林乡村42个、森林公园1个、特色小镇1个,确保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9‰以内,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低于3.5‰,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疫情,谱写焦作林业高质量发展的绚丽篇章。
高标准抓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我市围绕“造景、造富、造福”的目标,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建设五大林业重点工程:一是搞好绿色廊道绿化工程,合理确定树种配置,优化树种结构,确保混交林比例不低于70%,乡土树种比例不低于80%,常绿树种比例不低于30%,各地将廊道绿化任务与“四好农村路”、国储林等重大林业项目相结合,对往年南水北调、高速公路及干线公路两侧缺株断带、苗木质量不高、成活率较低的地块进行摸底,对需要补植补造的地块面积、树种进行补植补造;二是太行山国家重点绿化工程,北部山区以立地条件差、造林困难的宜林荒山荒地为重点,采用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等造林方式,营造针叶与阔叶、常绿与落叶混交林,努力提高造林质量;三是平原防风固沙林和农田防护林工程,本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保护优先的原则,选用优良乡土高大乔木树种,营造防风固沙林,提高防风固沙能力,同时结合高标准粮田建设,以乡道、村道和河流沟渠林带为骨干,优化树种结构,发展优良乡土树种,增加乔灌结合比例,完善农田防护林体系,提高农田粮食生产能力;四是乡村绿化美化和优质林果工程,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四旁”绿化、村庄绿化、庭院绿化等身边增绿行动,做到房前屋后见缝插绿、田间地头造林增绿,建设路河沿线风景林、村中空地休憩林、村庄周围护村林,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和苗木花卉基地,今年计划建成42个森林乡村,因地制宜扩大优质林果种植面积,推进产业化经营;五是加快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申报进度,抓住大力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的这一难得机遇,用好国家开发性、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渠道和财政贴息激励机制,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企业自主运营等模式,加快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申报工作,今年要争取银行授信资金10亿元,落地贷款4.32亿元,完成营造林3600公顷。
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每年固定开展春、冬季两次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本行政区域义务植树工作的领导,把义务植树纳入本地生态建设规划,因地制宜、集中连片建设一批不同类别、层次、数量和规模的义务植树基地,大力开展市、县、乡机关义务植树活动。同时,积极营建“拥军爱民林”“先锋林”“兴业林”“巾帼林”“共青林”等纪念林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义务植树活动,丰富全民义务植树文化内涵。
加快林业产业体系建设。按照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管理、规模化发展的要求,加快推进工业原料林、名新特优经济林、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等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并带动林下经济发展;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建立和规范林业协会、中介机构等经济合作组织,鼓励林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联结机制,提高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通过完善焦作市区、修武县、博爱县、孟州市等森林公园和沁阳市白松岭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加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促进森林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
全面巩固绿化成果。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全面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扎实开展问题隐患排查,积极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不断强化林区火源管理,加强监督检查,运用现代化手段抓好火警监控预警,扎实做好森林防火物资准备工作,修订完善森林防火预案,加强值班调度,确保信息畅通,一旦发生森林火情火灾,能够及时组织人员扑救。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积极开展各种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尤其是世界性检疫害虫美国白蛾的预防,科学制订防治方案。今年突出抓好重点生态区、绿色廊道、风景旅游区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降到最低。加强林业执法工作,在加强林区治安工作的基础上,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不断加大专项整治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加大涉林纠纷调处力度,有效维护林区社会和谐稳定。加强林木管护工作,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制定管护措施,按照网格化管理统一要求,明确职责,加强督导,提高绿化造林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