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色成为焦作底色”这是市委书记王小平提出的要求。自2018年入冬以来,我市从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的高度,扎实推进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山水田园、森林焦作”的城市风貌日益彰显,人民群众绿色幸福感不断提升。2019年11月13日,我市在全省实施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建设森林河南推进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走好“绿色路”
“五年增绿山川平原、十年建成森林河南。”这是我省实施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建设森林河南提出的新要求。
为了走好“绿色路”,我市大力推进国土绿化提速行动,2018年11月28日,我市召开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建设森林焦作动员大会,2019年2月11日,又召开了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建设森林焦作推进大会,细化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全面推进国土绿化工作。
为了走好“绿色路”,我市以森林焦作“六化”(山区森林化、平原林网化、城市园林化、乡村林果化、廊道林荫化和庭院花园化)建设为抓手,积极做好国土绿化顶层设计工作。结合北山、中川、南滩的地貌特征,谋划山上防护林、山下经济林、农田防护林、滩区用材林的生态经济型林业格局;做好“以绿荫城”大文章,对南水北调城区段、大沙河沿岸的绿化美化进行规划设计;突出重点,出台《森林焦作生态建设规划》,明确了创建森林焦作目标路径,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为统领,统筹国土绿化和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工作。
为了走好“绿色路”,我市多策并举,积极破解国土绿化建设瓶颈。把森林焦作建设特别是北山生态修复、河湖水系绿化等任务,细化到每一个具体项目,落实到水利、交通运输、城建、农业农村、林业、园林等部门,形成了加快森林焦作建设的强大合力。为解决土地问题,通过流转土地,保障公路绿色廊道建设用地;利用北部山区工矿废弃地,规划建设缝山公园、龙翔矿山公园、黎明脚步公园等5个山地公园;结合城市拆迁改造,规划建设100个社区公园、街心公园;通过河道综合治理,沿城区5条河道打造绿色廊道;利用采煤塌陷区,规划建设3个城市近郊公园。在城区共建设66.67公顷以上的公园绿地10处,城市绿道网络100公里,实现“应绿尽绿”。为强化资金保障,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对绿色廊道占地按照每公顷15000元标准,连补3年,投入财政资金2亿元,撬动社会资金10多亿元;采取开放招商的模式,在大沙河生态治理、新河生态治理等项目上,引入社会资本,采取PPP模式建设,实现多赢局面。为了创新种管方式,我市创新实施流转土地、规划设计、组织施工、技术标准、管护模式“五统一”方式,坚持标准化、工程化、专业化造林,确保“造一片、活一片、成一片”。
打好“绿色牌”
2018年入冬以来,我市着力通过“一廊三带”建设,擦亮焦作高质量发展绿色新名片,共完成森林资源培育任务12432公顷,占年度任务的111.3%。
在公路绿色廊道建设上,对高速公路、干线公路两侧绿化进行改造提升,对县道、乡道、村道进行高标准绿化。截至目前,已建设公路绿色廊道3708公里8793.3公顷,其中入冬以来完成1900公里2186.67公顷,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生态景观长廊和绿色生态网络。
在南太行绿化带建设上,我市实施了国家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持续加大北部山区生态治理力度,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在两个月内取缔和关停1441个非法采矿点和矿产品经营加工点。先后建设山区生态林18万公顷,环城森林公园及大型游园16处。颁布实施我市首部地方性法规《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让北山生态保护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在大沙河生态绿化带建设上,上游为郊野公园,中游为城市水生态公园,下游为湿地公园。目前,12公里长的城市水生态公园已完成投资14.5亿元,征迁企业27家,种植各类乔木8万棵,绿化面积220公顷,建成开放节点公园5个,提升了城市品位。
在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绿化带建设上,全市上下按照“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的要求,一盘棋、一条心、一鼓劲,市主要领导靠前指挥,2000多名市、区、村、街四级征迁工作队队员奔赴一线,吃住战斗在村,仅用4个月时间就完成13个城中村4008户1.8万人的征迁工作,拆除房屋面积176万平方米,创造了焦作城建史上的奇迹。为了建设南水北调城区段10公里绿色长廊,确立了“以绿为基,以水为魂,以文为脉,以南水北调精神为主题的开放式带状生态公园”的建设定位,重点建设“一馆一园一廊一楼”,打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最美风景线。目前,绿化带项目完成投资9.5亿元,累计投资19.6亿元,共处置建渣90万立方米,平衡土方168万立方米,塑造地形55万平方米,敷设各类管线40万米,绿化面积144.42公顷,绿化率达80%。种植大型乔灌木1.6万余棵,地被52公顷。
共享“绿色福利”
2018年入冬以来,我市以森林焦作“六化”为抓手,先后实施了山区生态体系建设、农田防护林改扩建、生态廊道绿化、环城防护林及城郊森林、森林抚育和改造等重点工程,国土绿化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市造林6827公顷,森林抚育6733公顷,累计义务植树人数122万人次,植树542万棵。
看森林焦作“六化”建设。我市按照森林河南“六化”建设标准,指导各县(市)区集中力量打造不同类型的森林“六化”样板工程16个,亮点、示范点60余处,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整体推进我市国土绿化建设水平,初步达到“绿满焦作、四季常青、三季花开”的生态景象。
看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建设。我市大力实施山区生态林工程,采取人工鱼鳞坑割灌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等形式,绿化面积0.252万公顷。实施平原防风固沙和农田防护林工程,造林绿化面积0.031万公顷。实施乡村绿化美化工程,成功创建森林乡村42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41个,绿化面积0.013万公顷。实施木本油料和特色经济林,绿化面积0.07万公顷。
看廊道绿化建设。我市对高速公路、南水北调等干线公路廊道进行补植补造,完成公路廊道和“四好农村路”高标准绿化。截至目前,我市共完成14条314公里干线公路和144公里县道两侧廊道绿化0.173万公顷,完成县、乡、村“四好农村路”两侧绿化1054公里,绿化面积0.217万公顷。
通过大力推进国土绿化提速行动,人民群众获得了满满的“绿色福利”。
2019年7月20日,南水北调城区绿化带“锦绣四季”“枫林晚秋”“玉花承泽”“临山印水”4处节点公园开园以来,现在绿化带开放的节点公园已达到5个,开放面积达50公顷,市民都在为切身享受到家门口的生态红利而赞不绝口。
温县南水北调干渠造林绿化景观带,与城市水系、陈家沟文化旅游园区建设相结合,与温县“水、滩、药、田、人文”等特色优势相叠加,整合资源,厚植优势,在干渠内侧40米培育常绿景观带,外侧60米发展林业产业带,2个重要节点建设主题公园,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两侧观光通道点缀太极拳雕塑、乡村记忆等地方文化元素,做到绿化与美化、特色与效益相统一,着力打造“绿色走廊”“清水走廊”“健身走廊”“休闲走廊”和“观光走廊”,实现生态环境与产业经济双赢。目前,该县干渠沿线新发展林业产业户9家,其中河南华韵亿绿园林科技公司承包土地133.333公顷,发展苗木经济。
大沙河核心段现已形成“四季常绿、三季有花、水面宽阔、鹭鸟成群”的景色。自5个节点公园开园以来,先后举办了万人徒步、全国皮划艇比赛等大型活动。2019年国庆节,该园共接待市民、游客近10万人次,免费提供乘坐观车体验近万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赢得了市民和游客的高度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