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注定不一样。这场来势汹汹的疫情考验着我们每一个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广大医护人员不计报酬、无惧生死,冲锋在前、以身为盾,守护百姓健康。
焦作市第五人民医院护士何丽卡就是千千万万名医护人员中的一员。当疫情出现时,她第一时间向医院递交请战书,不计报酬、无惧生死……
2月3日,临床护理业务技术过硬的何丽卡被派到焦作市第三人民医院支援抗疫工作。
2月4日,经过严格培训,何丽卡正式进入焦作市第三人民医院隔离区工作。当天晚上回到宾馆,何丽卡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在日记本上写道:密不透风的防护装,被口罩勒出的深深痕迹,消毒水和酒精的气味仍在刺激着口鼻,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记者采访时问:“怕不怕?”
“怕。但,我穿上防护服,走进病房,心中的恐惧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患者看到我们有战胜病毒的信心,他们才能更好地配合治疗。”何丽卡说。
每天上班,何丽卡要提前1个小时到医院,从消毒到穿防护服需要花费半个小时的时间,每一个环节必须认真执行,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何丽卡说,进入病房前,要反复地洗手,检查皮肤是否有伤口,如果有伤口就会有被感染的机会。清洁完毕后,开始穿隔离衣、防护服,然后戴手套、头套、口罩、护目镜等,穿完所有装备后,整个人好像太空人一样,行动很不方便,面部包裹得很严,呼吸时会有些困难。最为重要的是,一旦穿上防护服进入病区是不能上厕所、不能喝水的。因此,她上班前几个小时就不再喝水吃东西。
穿着防护服给患者做治疗,对护士的技术是一个考验。何丽卡说,带着好几层手套,整个手都僵硬的,在这种情况下给患者扎针根本就没有手感可言。眼睛因带着护目镜,看到东西都是模糊的,也不能很好的判断患者血管,她第一次给患者扎针用了很长时间判断患者血管的深浅,最终一针见血。现在,她已经记住了每一位患者血管的情况,扎针的速度也快了许多。
隔离病房的气氛还是比较压抑的,无论是确诊患者还是疑似患者,心理压力都挺大的。何丽卡说,看到患者眉头紧蹙,她明白这个时候任何安慰的话都是苍白的,她能做的就是紧握患者的手,告诉患者:“不要怕,有我们!”
到焦作市第三人民医院支持抗疫工作以来,何丽卡每天下班不管自己有多累,也要抽出时间给家人报平安。她不想因为工作让自己的家人担心。
何丽卡的儿子已经8岁了,小小的孩子每次都会很严肃地嘱咐妈妈,工作时要小心,打败病毒早点回家。
正如何丽卡在日记中写的一样: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广大医护人员以身为盾,守护着百姓的健康。
本报记者 朱颖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