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任建军戴着口罩来到市东方红广场爱心献血屋,参加无偿献血。他说:“现在献血,就是支援前线。”听说记者要拍照,他拿出血站准备好的宣传牌一起合影,呼吁更多人积极奉献爱心。
任建军今年50岁,就职于市技师学院,是一名坚持无偿献血20余年的志愿者。每年生日,他都会抽出时间,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他说,无偿献血是一件利人利己的好事,自己这些年参加无偿献血不图别的,就是想用实际行动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坚持无偿献血20多年,并非易事。是什么力量让任建军把这件事一直坚持了下来?他说,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是在1998年,那时是单位组织的集体活动,当时很年轻,没有多想就参加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奉献”二字的理解越来越深刻,把无偿献血这件事坚持下去的信念也越来越坚定。“参加无偿献血,看似是帮助别人,其实在无形中也帮助了自己。”他说,自己是献血者,但家人曾是受益者,这加深了他对无偿献血制度的认可。
厚厚一摞爱心献血证,默默记录着任建军的奉献精神。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市中心血站发出了无偿献血倡议,任建军一直寻找机会参与,他想在特殊时期奉献自己的爱心。“家人特别支持,都为我感到骄傲,在疫情防控期间参加无偿献血,他们是我坚实的后盾。”任建军说。当日,任建军捐献了2个治疗单位的血小板,他不仅领到了一张爱心献血证,还收到了市无偿献血委员会办公室发放的一张荣誉证书,上面写着:“任建军同志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克服困难,踊跃参加无偿献血,为我市临床用血和支援疫区作出了积极贡献!” 本报记者 梁智玲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