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有的远离家人,一人奔波在疫情防控一线;有的耐心为不理解的市民解释疫情防控形势;有的为小区市民联系生活物资,解除居民的后顾之忧……在迎战新冠肺炎的疫情战斗中,市住房公积金中心有这样一群人,主动请缨,冲上战“疫”第一线,为社区疫情防控筑起一道“防火墙”。
面对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2月2日,市住房公积金中心迅速组织党员干部投入基层防疫一线。该中心机关的杨杰、谷敏、周军、牛夫忠、张力、贾思、王雯雯、赵鹤、赵枘枘和李校峰10名党员主动请缨,分别深入解放区王褚街道、焦西街道和山阳区定和街道龙源湖社区等社区楼院,参与防疫战斗,展现出公积金人的责任担当。
“急先锋”杨杰
在社区疫情防控监测点,该中心的杨杰事事冲在前头、处处为居民着想。工作中,他了解到部分居民采买生活物资不便,就主动建立小区微信群,为居民联系生活物资采买,解除大家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小区内有个隔离户,听说是与疑似病例有过密切接触,别人都退避三舍,杨杰却说,这样的群众更需要我们关心照顾,需要什么我去送。此后,只要该居民有需求,他都会主动上门,尽量提供帮助。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他成了该隔离户的贴心人,有困难需求总是第一时间跟他联系。
细心人谷敏
该中心党务科有1个报名名额,3名党员都纷纷踊跃报名,谁去谁留?“我孩子没在身边,你们都是一家人在一起,还是我去吧!”朴实无华的话语,道出了谷敏冲上一线的决心。她把幼小的孩子放在老家,只身一人每天奔波在抗疫一线。细心的她,在抗疫一线仍然不改本色,消毒、发放临时出入证,进出量体温、登记等项项认真细致;监测隔离户基本情况,劝返不符合外出条件的人员,纠正不戴口罩、聚众聊天等行为,每一项工作她都一丝不苟,确保社区安排的工作落地生根。因为原市卫生局小区没有物业,只有年逾六旬的门岗值班,谷敏和组员每天7时30分到19时30分,12个小时不间断坚守岗位:该小区有业主从深圳返回焦作过年后居家隔离14天,其间,谷敏协助社区工作人员为他家上门送药、检测体温等,让该业主真正感受到了温暖。
实干者周军
都市馨园小区园区较大,出入口4个,周军及其队友经过和物业、社区沟通,保留两个出入口,同时对出入口分开管理,避免人员聚集。刚开始的分口进出管理,让一些居民不理解甚至抱怨和指责。面对这些情况,周军总是耐心解释,得到了小区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周军负责小区入口的管理,对进入小区的车辆、人员进行登记,测量体温,非本小区人员一律禁止进入,同时还在入口处对住户采购的蔬菜等物品进行分流传递。每天8时到12时、14时到18时,他值守8个小时,回家后坐着都能睡着,虽然苦点、累点,但他觉得很值。
“守护人”牛夫忠
当好小区“守护人”,是牛夫忠走上防疫一线的初衷。市南通路西苑小区19栋楼800多户,住户杂,租住者多。没有物业、没有门岗,只有两位退休的热心大妈网格员。在牛夫忠和另一个单位的同志到岗前,小区三个出入口可任意出入。
牛夫忠及其队友了解情况后,迅速行动起来,采取一系列措施,协调社区用铁皮瓦和钢管封死两个小的出入口,只保留一个大的主口,并组织各楼的党员、退伍军人、志愿者,与两位网格员建立起疫情防控队伍。通过微信群、大喇叭宣传疫情防控的有关规定,张贴居家隔离告知书,营造了浓厚气氛,让住户认识到不能随意出门。他还和队友一起统一印制居民出入卡和上班人员出入卡,实施分类出入管理,保证两天让每户出去采购一次生活用品,并对进出小区的人员进行登记,测温、消毒、建立台账,为小区居民筑起了一道安全防护“壁垒”。
“微笑战士”张力
爬楼、敲门、排查、登记、分析,无数次地重复着同样的问题,做着繁杂的日常工作,然而不减的是张力口罩下的微笑。遇到有住户不理解,不开门、不配合,他把委屈留给了自己,总是笑颜相应、耐心解释,赢得了小区住户的一致好评。
在短短的两天时间内,张力对锦江西区15号楼76户居民进行了入户宣传、走访排查。为了确保疫情排查全覆盖,张力用自己的电话对入户排查不在家的18户居民逐一联系,一遍没有联系到,就加班加点联系第二次、第三次,直到所有住户全部联系到,做到了不漏一户、不留死角。
“接棒者”李校峰
李校峰得知进入社区疫情防控一线的周军需要请丧假时,立刻主动请缨接棒防疫一线。
协助社区、物业人员做好疫情防控政策宣传工作、发放小区进出卡,在小区入口核查出入证件、测量体温;督促物业对小区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巡查小区,劝阻、纠正在小区公共区域不正确佩戴口罩者、遛狗人员;帮助被隔离人员送东西;参与小区居民二次核查……李校峰对疫情防控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工作是平凡的,但他深知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绝不是几名干部冲锋陷阵的独角戏,而是与群众同舟共济的全民战争。因此,他坚持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耐心听取群众的诉求,在小区设卡排查、体温监测过程中,注意记录群众的呼声、回答群众的问询,用心排解群众的恐惧和焦虑,细致提醒疫情防控期间的注意事项。他坚持以身作则,坚守岗位,不信谣、不传谣,做防疫一线的守护者,做防疫科学知识的普及者,做疫情谣言的制止者。
夫妻携手抗疫
贾思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大的五岁、小的刚满三岁。她的爱人从大年初一开始一直在市第三人民医院做后勤保障工作。当得知单位需要抽调人员到社区防控一线帮忙时,她主动请缨,同事纷纷劝阻:“夫妻两个都在一线,孩子怎么办?”但贾思却毅然地坚持自己的选择。此事还得到了母亲和婆婆的大力支持,表示孩子的事情不用她操心。母亲说:“共产党员就得有这个志向!党员就应该上前线,为国家效忠,但一定要搞好自身防护啊!”
贾思在小区入户排查的时候,发现一些在家里不能出门需要帮助的人,她就问其买菜需求并送菜上门。有个住户的宝宝需要更换奶嘴,在群里说了一声,贾思就立马帮忙联系,解决问题。在一声声谢意中,传递的是互帮互助,传递的是隔离不隔“情”。她化身一名“跑腿代购”,始终跟着业主的需求走。“在严格排查的同时,应该把群众需要的角色做好。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疫’线党员。”贾思说。
创新能手王雯雯
龙湖警苑小区共25栋楼1200余户,如果工作组6人进行正常排查将会有巨大的工作压力和难度。为进一步做好排查工作,王雯雯和来自不同单位的6名同志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有效的“2-2-2”“3-3”“1-2-3”“2-4”队形组合行动,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日常排查。在充分发挥社区、物业作用的基础上,王雯雯等6人因地、因时施策,科学建立三级联动工作机制,与社区、小区物业进行科学联动,将彼此信息进行共享共传,提高了工作效能。
“调查员”赵鹤
防疫工作必须认真细致、密而不疏,稍有遗漏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和损失。2月11日,市里公布新确诊名单后,赵鹤机警的发现感染者和新港花园小区的租住户有接触。她不等不靠,与队友立刻走访租住户,调查工作轨迹、调阅工作信息,主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她和队友们抽丝剥茧、反复甄别、现场求证,在不到12个小时就将我市某蛋糕店所有接触者住址、联系方式和工作信息摸透,然后报社区防疫工作领导小组并通报相关社区,及时对4名小区人员进行了隔离。
在查验来往车辆时,她和队友们发现一辆豫L的车有长途行驶的痕迹,立即对驾驶人进行询问,迅速查清了外地市回来的情况,并对其及时进行了隔离。新冠肺炎病毒的潜伏期长、传染性强,但是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赵鹤始终坚守自己的岗位,用行动诠释着初心和使命,用自己的付出彰显了责任与担当。
贴心人赵枘枘
赵枘枘被分配到嘉隆社区绿苑小区,成为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刚去的几天,为了尽快排查清楚住户信息,保证不漏掉一个住户一个居民,她及时将信息上报社区,每天5时30分就到小区值班室核对数据、统计报表;为完成居民电子扫码工作,建立家庭电子档案,她手机打到欠费停机;为了不影响隔离人员的正常生活,她帮助隔离人员买菜等日常用品,并送到他们家里;为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她将隔离人家的垃圾及时清理干净。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对困难群众伸出援助之手是她的职责。赵枘枘主动承担起为小区年龄大、行动不便居民的送菜任务,并为小区购买防疫物资积极捐款,真正成为小区居民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