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市抗疫战场上有一群“隐形战士”,连续40多天,他们奔波在路上,完成城区所有疑似病例样本的转运、接收工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他们义无反顾,迎难而上。他们,就是市疾控中心疫情防控指挥部样本接收转运组的勇士。
2月10日早上,该中心样本接收转运组接到转运样本指令:到市第三人民医院转运样本标本。15分钟后,样本转运车驶入市第三人民医院。进入医院后,样本接收转运组成员孙翔、贾允山、王建树、时雪峰在缓冲区下车等待。随后,王建树和时雪峰进入隔离区,由患者通道进入病区开始工作。王建树负责接收病区医务人员所采样品,核对样品数量、信息,检查样本是否符合采样要求、是否按要求密封。在检查的同时,时雪峰拿起笔认真填写样本信息,对样本进行编号,填写相应的标识和送样单。
按照各项技术规范完成对样本的包装、消杀以及对周围区域的消杀工作后,样本被转移出隔离区。这时,在缓冲区等待的孙翔和贾允山按照操作规程,再次对转运人员和样品转运箱进行二次消杀,对污染的防护用具按要求分类处置,最后将转运箱放到转运车上,并对转运车进行消杀。
完成这一系列工作后,他们迅速上车,第一时间将样本转运至市疾控中心检测中心实验室。同时,还要把各种样本信息资料分别送至疫情会商组。至此,一次样本转运工作完成。“此时,我们才能松口气,但马上要为下一次样本转运做好准备工作,对防护用品认真检查、核对,保证接到任务后立即出发。”孙翔说。
随着疫情的不断蔓延,我市防护用品严重紧缺。经与市第三人民医院沟通,2月11日起,样本接收转运组不再深入病区直接包装及从病区移出转运箱,这项工作由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务人员完成。标本接收转运组成员每次直接到患者通道处接收转运箱,然后对转运箱进行消毒、转送。“工作少了一步,但一点也不能马虎。”孙翔说,患者通道处于污染地带,仍需要做好个人防护。变化后的工作模式,每次可以省下一些隔离衣、护目镜、N95口罩等防护用品,可以更好地支援前线。
从农历除夕到现在,样本接收转运组成员一直奔波在护送、转运样本的路上。最多的时候,他们一天跑3趟,并顺利完成了每一次样本转运工作,为我市疫情防控阻击战把好了重要的一环。
“不害怕是假的,我们都有家人、都有孩子,但疫情当前,一定得迎难而上,我们对自己的选择不后悔。”孙翔说,由于这项工作距离病毒太近了,上岗前他们进行了严格培训,每次转运都相互监督、检查,按要求完成每个细节的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