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抗疫一线群英谱
焦作市第三人民医院尽责担当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0 年3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致敬抗疫一线的英雄们
焦作市第三人民医院尽责担当

作者:本报记者 金珊珊 朱传胜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2月27日,市第三人民医院传来好消息,我市最后2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出院。至此,我市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实现了“双清零”,全市人民关注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无一名医务人员受感染、无一名在院患者受感染……在新冠肺炎确诊患者集中救治行动中,该院勇挑重担,捷报频传,以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不辱使命的实力担当,顺利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救治任务,率先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让这座美丽的城市按下了复工复产的“快进键”。

  未雨绸缪 提早谋划抢先机

  2020年伊始,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开始出现在为数不多的媒体上。这引起了焦作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陈志东的高度重视,他抱着对全市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提前做了一系列准备工作。

  这种见叶知秋的敏锐性,源自陈志东的从业经历。毕业于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专业的他,经历了2003年非典阻击战,为打赢我市的非典战役贡献了专业力量。之后,他又经历了甲流、手足口病、禽流感等大型疫情,骨子里对传染病风险防范的意识愈来愈强。他深知,公共卫生安全无小事。

  将时间的指针回拨。1月17日,该院就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组、医疗救治组、感染控制组、后勤保障组、宣传信息组五个小组,各司其职,密切配合。

  与此同时,该院将全院医护人员分成三个梯队,确保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全院医护人员力量的储备和合理分配。

  检修负压病房、重症监护室,安装集中供氧设备,购置防护服、N95口罩等必要的防护物资,添置CT机、呼吸机、监护仪、高流量氧疗机等必要的医疗设备。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阻击战,只有行动迅速,才能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

  在与疫情争分夺秒抢时间的时候,春节如期而至。春运高峰,人员流动密集,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多种因素交织叠加,我市疫情防控面临巨大挑战。没有张灯结彩、没有家人团圆、没有丰盛年夜饭、没有红包祝福……2020年这个春节,对该院的医护人员来说,注定是个刻骨铭心的“节日”。

  “四个没有”是缘于该院经历了一场大考。考题范围是迎战新冠肺炎疫情,考题难度之大、参考人员之多,在该院的历史上前所未有。

  “我们是传染病医院,在疫情发生时,一定要站出来,这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在党员誓师大会上,陈志东如是说,“虽然提前有了心理准备,疫情真正到来时,依然令人感到狂风骤雨般的突然。”

  战“疫”,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个集体、一群人的严阵以待。

  为严格落实“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该院对现有6个临床科室进行合并调整,腾空了硬件条件最好的第一住院部,设置4个隔离病区,进行封闭管理,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感染的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

  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焦作市第三人民医院被定为焦作市唯一一家市级收治新冠肺炎的定点医院。

  制定发热患者就诊筛查检测流程图、制定接诊病人流程、制定病人从入院到出院流程、制定院内感染的防护、制定医护人员自身防护、制定院内消杀制度,包括医护人员、省市专家组食宿的安排,陈志东都要求科学精准、落实到位。

  卫生管理专业的陈志东,非常注重工作中的每一道环节和细节。他说,“疫情防控工作不能存一丝一毫侥幸,必须专注于每一个细节,要把每项具体的防控工作做到位、做到极致。”随后,该院领导班子身先士卒,靠前指挥,深入临床一线,查问题、找短板、补漏缺,一项项措施落实到位,一个个问题快速解决。

  一系列紧锣密鼓的部署,见证同时间赛跑的速度;一系列务实有效的举措,彰显与病魔较量的决心。

  全员请战 红心映照“逆行军”

  这里是同时间赛跑的第一线,这里是与“疫魔”较量的主战场。

  厚重的防护服挡不住关切的眼神,感染的风险阻不了逆行的脚步。

  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该院医护人员舍小家为大家,逆风前行、无畏病毒、勇于担当,以大无畏的精神书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可圈可点、感人肺腑的战斗画卷。1月21日,该院收治了我市首例疑似感染患者,经省、市专家组会诊和核酸检测,这位患者被确诊为新冠肺炎(重症)。战斗打响后,该院感染四科(急性传染病科)主任焦月琴挺身而出,披上白色“铠甲”,义无反顾地冲锋在抗疫一线,不分昼夜抢救患者,用实际行动践行医者的使命与担当。在她的努力救治下,我市首例、第二例、第三例确诊患者顺利治愈出院,给该院全体抗击疫情的医务工作者带来了信心和力量。该院感染二科主任陈必武虽然即将退休,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依然选择临危受命,担任我市疫情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和疑似病区医疗负责人,全面负责发热门诊疑似患者的接运、甄别、核酸检测阳性患者的转运以及核酸检测阴性患者的排除工作。作为一名老中医,他运用中医药理论第一时间干预救治患者,为患者及时确诊赢得了宝贵时间。该院感染一科主任韩志启,是我市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直接参与医疗救治组织、会诊、协调等全面工作。疫情之初,为了配合疫情救治,韩志启迅速把该科住院患者全部转到其他科室继续治疗,他则带领团队投入到隔离病房救治患者。在疫情发生时,该院感染三科主任范燕峰正在外地进修学习。得知医院被确定为定点救治医院后,他连夜坐车赶了回来,交上请战书,请求到隔离病区参加医疗救治工作。朱增红是感染六科的主任,作为第二梯队的他于2月11日接收疑似病区诊治和管理工作,同时他还向该院党委立下军令状:“保证完成工作任务,保证把队伍完整带回来。”

  白衣做战袍,临危见忠胆。兰云、李玉刚、程琰、杨帆等白衣战士,一个个都不计安危、不惧生死,义无反顾地走向“离炮火最近的地方”,用实际行动诠释“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守护着全市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用一颗颗仁心、一双双妙手,为患者点亮一盏盏希望的灯,成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火线上的中流砥柱。他们当中,有夫妻同时投身抗疫一线,根本顾不上家里老人与孩子的;有不能陪伴即将临产妻子的;还有远离炽热的恋人、嗷嗷待哺的幼子,不得不忍受相思之苦的……为了抗击疫情,他们毅然舍小家保大家,走向抗疫的战场,以最美逆行谱写着感天动地的生命赞歌。

  一线党员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站位上,在抗击疫情中不畏艰险、冲锋在前,成为抗击疫情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广大年轻同志深受鼓舞,纷纷向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他们说,入党申请书就是他们的请战书,希望在最危急的时刻,能够接受党的教育和考验,为人民群众筑起一道健康屏障。2月14日,经市委组织部批准,该院党委接收王鹏、刘静静、闫娜娜、韩莎莎、张晨五名同志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并为他们举行了一场特别的入党仪式。

  巩固战果 大考仍在继续

  从1月15日至3月4日,国家卫健委共发布了七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这就要求该院医护人员及时掌握新信息,及时优化患者诊疗方案,确保“一患一案”、精准施治。不过,让院长王建明引以为傲的是,对于确诊和疑似病例,该院从一开始就采取了中西医协同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如一位现年68岁的患者,刚到医院时缺氧程度较重,呼吸衰竭,血液循环不好,血压低且不稳定。对这名患者进行治疗时,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该院中医专家陈必武与市医疗救治专家组运用中药跟进治疗,病人的病情逐步好转,精神、饮食基本恢复正常。2月17日,患者通过西医影像学检查,其肺部的感染已经减轻。该院医护人员日夜奋战,以患者安危为重,以遏制疫情为重,将生死置之度外,倾尽全力救治每一位不幸染病的患者。医者仁心,熠熠生辉。

  “不获全胜,不言胜利。”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全国疫情发展拐点尚未到来,疫情防控阻击战一刻也不能放松。如今,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经受了严峻考验的市第三人民医院领导和医护人员仍在全力备战,枕戈待旦,时刻警惕病毒卷土重来。

  “抗击疫情好比逆水行舟,当下的坚守,都将为尽快打赢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赢得时间。为了不让前期的努力功亏一篑,大家还要一如既往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千万不能麻痹大意。”陈志东说,此次抗疫战斗,所有医务人员自动请战、勇敢逆行、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体现了白衣天使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和舍己为公的高尚情怀。接下来,该院仍将保持高压态势,积极应对复工、复产、复学后可能出现的新变化,将会继续按照上级部门的安排和部署,不遗漏每一例发热病人的筛查,不放松每一位留观患者的管理,不放弃每一例疑似患者、确诊患者的救治和护理,继续奋战在抗疫一线,坚守好疫情防控的每一道关卡,并针对院内重点科室、重点人群加强管控,力保疫情防控形势无反弹、不复燃,确保取得此次战“疫”的最终胜利。

  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替你负重前行。陈志东说,等到疫情防控胜利结束的那一天,他最想做的事,是放下所有的包袱,卸下沉重的心理负担,美美地睡上一觉。他最想见的第一个人就是他的母亲,老人家已是75岁高龄了,以前只要她在焦作,每天中午都和她一起吃饭聊天,现在已经一个多月没见到她了。

  严冬已经过去,春天如约而至。历经风雨之后的怀川大地,更加充满生机活力。看,山花烂漫的春光里,怀川大地的阳光更加明媚、风景更加美好。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