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鹏)抓好春耕生产是全年农业生产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米袋子”和“菜篮子”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创新举措,勇挑重担,压实“米袋子”、拎稳“菜篮子”。
全市农业技术人员通过电视讲座、微信群、制作视频、热线电话等形式,开展技术宣传和指导。武陟县录制了《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授课视频》,发放到农技推广区域站工作群,在乡、村示范主体微信群层层转发,指导农民进行科学生产管理。
为了避免人员聚集成堆,各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促进春季田间管理。沁阳市王曲乡北山村党支部组织农业机械集中为村民实施麦田化学除草和病虫害防治,既减少了田间生产人数,又达到了统防统治的效果。
在农资生产企业复工复产方面,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加强工作引导,印制复工复产流程,指导和提醒复工企业在作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有序复工复产,确保生产安全。
为保障春耕生产物资的运输,我市找准难点和堵点,申请发放疫情防控应急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B证79张、C证50张,确保春耕生产物资的运输和及时供应。
在全市广大农技人员的精心指导下,在充足的农资保障下,全市17万公顷小麦,已浇水7万公顷,施肥3.6万公顷,化除5万公顷,管理进度远大于去年同期。苗情进一步转化升级,全市一、二类苗占比91%,较年前增加了6.7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目前,全市在田蔬菜长势良好,黄瓜、番茄、茄子、洋白菜等蔬菜品种的工厂化育苗有序推进,为早春露地蔬菜种植备足了种苗,设施蔬菜的采摘、倒茬也在顺利进行,全市的粮食、蔬菜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为确保全年粮食安全和“菜篮子”充裕,我市紧紧抓住国家加大“三农”领域补短板的项目支持力度这一机遇,积极申报建立粮食生产和“菜篮子”工程相关项目库,进一步落实好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补贴政策,保护农户从事种植业生产的积极性。
为进一步夯实农业生产基础,我市积极推进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后续工程,做好本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强化监督检查,确保按期全面完成年度建设目标。
实现农业生产的绿色高质高效发展,必须加大农业科技的示范引领作用。我市积极培育农业生产新型经营主体,扩大示范范围,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到位率、利用率。认真落实粮食安全市长责任制考核制度,强化监督检查,促进年度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确保全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