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杜玲)医疗保障是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今年,我市医保部门将强化医保扶贫、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医保基金监管、医保基金使用管理、深化医保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六个专项工作,着力解决群众关心关切的民生问题,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医疗保障的实惠和便利。这是记者从昨日召开的全市医疗保障工作会议上获得的消息。
据了解,市医疗保障局成立以来,不断织密织牢全面医疗保障网。目前,全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348.09万人,参保率持续稳定在96%以上,基本实现全覆盖。
坚决打赢医保扶贫攻坚战。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为确保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全市医疗保障系统将加强信息共享和比对,确保已核准身份、符合参保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应保尽保;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医保扶贫政策宣讲,将医保扶贫政策宣传到村、到户、到人;持续深化医保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落实好我市医疗保障扶贫各项政策措施;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的衔接工作,方便困难群众就医。
全面开展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今年,我市将进一步开展好国家、省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扩围工作,全面开展集中招标采购。重点跟进省级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按照“带量采购、招采合一、质量优先、确保用量、保证回款”的原则,在我省采购目录中选择部分用量较大、采购金额高、竞争较充分的药品和医用耗材,开展集中带量采购;积极开展我市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创新药品招标采购改革模式,进一步降低药品耗材价格。
持续加强医保基金监管。今年,我市将进一步打击欺诈骗保行为,查处定点医药机构不合理收费、虚假结算、过度检查、过度医疗等违法违规问题,对涉及违法的机构和人员,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加强基金监管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医保基金监管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执法人员名录库、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抽查工作实施细则,实行“一单两库一细则”管理,推动基金监管执法信息公开透明、执法全过程留痕、执法决定合法有效;按照国家医保局统一部署,把每年4月份定为“打击欺诈骗保、维护基金安全”集中宣传月,依托媒体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和主动参与基金监管。
持续抓好医保基金使用管理。今年,我市医保部门将坚持问题导向,群策群力,提升医保基金的共济能力,合理规划医保基金支出,努力使医保基金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按照省政府要求,我市准备用两年时间全面做实基本医保市级统筹,实现基金统收统支,提升基金使用效能,增强基金互助共济能力,确保医保基金安全、稳定、可控,真正实现风险共担;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保门诊统筹,抓好“两病”门诊用药保障工作;健全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不断提升医保基金互助共济能力。
持续深化医保重点领域改革。今年,我市医保部门将深化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在总额控制下多种付费方式相结合的医保支付体系,降低基金支付风险,引导患者理性有序就医;实施药品目录管理改革,通过国家谈判将部分肿瘤靶向药、罕见病用药等品种纳入目录,确保参保人员使用新版目录内药品时按规定报销,规范医院制剂和中药饮片管理;深化医药服务价格改革,对病例审核和打击欺诈骗保专项行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建立和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逐步降低检查、试剂类项目价格,维护医保基金安全。
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在全省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建设期间,市医疗保障局积极做好过渡时期老系统的运维工作,确保现有信息系统平稳运行,为进一步实现“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提供系统和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