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金桂香)2019年财政(国资)工作取得哪些新突破?2020年如何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2020年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财政(国资)如何全力保障?3月11日的全市财政(国资)工作视频会议作出全面总结,安排部署2020年九项重点工作。
2019年,全市财政(国资)工作顶压前行,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突破。一是在压力挑战中确保目标完成。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6.5亿元,同比增长7.5%,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2个百分点。税收完成109.6亿元,同比增长7.2%,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3个百分点;税比为7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97.6亿元,同比增长10.6%,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2个百分点。二是在助力高质量发展中发挥财政职能。积极助力“郑州大都市圈”等重大战略,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服务“四城联创”“一赛一节”等中心工作和十大项目等重点工程。三是在政策对接中做大财政腾挪空间。全年共争取上级项目资金76.72亿元。其中,新增项目资金20.5亿元。申报发行新增政府债券29.92亿元,同比增长90%。四是在重点保障中兜牢“三保”底线。把“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五是在深度融合中激发国有企业活力。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理顺企业党组织和党员管理机制,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受经济下行、减税降费、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叠加影响,2020年的财政(国资)形势更加复杂,我市财政(国资)将坚持“依法理财、为民服务”的宗旨和“支持、服务、保障”的基本定位,努力做好九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确保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支持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双胜利。坚持“一盘棋”思想,坚决支持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落实落细中央和省、市出台的34条财税支持政策,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加紧谋划储备项目,积极争取债券项目和资金,努力化危为机。
第二,增强信心,努力完成收入目标任务。紧盯全年目标任务,逐月制订、落实组织收入方案,旬保月、月保季、季保年,赶进度、补欠账。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会商,服务好大税源,稳定好新税源。优化土地供给结构,继续激活土地市场。加大对非税项目的征收力度,最大限度弥补收入缺口。
第三,坚决兜牢“三保”支出底线。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量入为出,压一般、保重点,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加强重大项目财政可承受能力评估。加大盘活存量资金力度,对结余资金、连续两年未支付完毕的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一律收回统筹使用,不予结转。加强摸排监测,对“三保”支出存在缺口的,及时调整或调剂预算补足。
第四,持续发力,坚持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大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力度,足额保障扶贫资金投入。持续支持污染防治攻坚,统筹财政专项资金等,实施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修复等工程,支持清洁环保装备、垃圾资源化利用等绿色产业发展。切实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建立全口径政府债务监测长效机制,确保完成2020年度化解计划。
第五,培育动能,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预算安排专项经费用于项目前期,建立市、县两级项目专班,加强联动服务,做好项目包装和财政政策资金的支持保障工作。支持“四城四区”和“精致城市、品质焦作”建设,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四城联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质以及十大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世行贷款绿色交通等项目。支持创新驱动发展和制造业能级提升,完善科技企业研发补助政策,支持科技创新、三大改造等。支持打造现代服务业强市,拓宽融资渠道,支持全域旅游项目建设和医养结合等产业发展。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支持“厕所革命”、美丽乡村建设、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农田水利建设等。
第六,积极谋划争取项目资金。加强重大政策、重大资金、重大改革试点的政策研究、项目资金争取等工作,协助相关单位对接省财政安排的6大类426亿元专项资金。抓住国家扩大专项债券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新增债券分配额度,加快债券资金的发行使用。紧盯185个2020年度后续需求项目,提高入库率、发行率。创新政府投融资模式,探索运用“专项债资本金+市场化配套融资”、PPP模式盘活存量资产、政策性银行专项融资等新的投融资政策,吸引社会资本等,支持重点项目建设。
第七,扎实办好群众关心的实事。支持和服务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十大民生幸福工程、十大民生实事。支持卫生健康领域补短板,支持公立医院能力提升,围绕前期谋划的74个补短板项目,积极争取债券和项目资金。支持发展公平优质教育,支持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和保障房建设,支持做好课后服务试点和推广工作,新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支持社保兜底工程,规范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制度,加强医疗救助与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的政策衔接。助推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农村幸福院等项目建设。支持社会治理创新工程,做好法、检两院经费体制上划改革工作。支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推进平安焦作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八,突出绩效,提高财政治理能力。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探索运用零基预算理念,打破基数预算固化格局,改变预算安排和资金分配中的基数依赖。按照部门职责和实际需求科学核定预算,完善能增能减、有保有压的分配机制。健全预算支出标准体系,深化基本支出定额定员管理。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建立库款提醒机制和预警机制,在支出顺序安排上优先保障基本民生和工资发放。
第九,深化改革,健全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改革,支持市投资集团争创AA+信用评级主体,做好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如何确保九项重点工作落实落细?这次全市财政(国资)工作视频会议发出动员令,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肩负好财政(国资)工作的职责与使命,为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示范城市,致力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努力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争当河南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的主力军,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提供财力(国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