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脱贫攻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源沟村:乡亲讲述脱贫故事
“赋能”合作社 “走活”脱贫棋
扶贫动态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精准帮扶提升贫困群众“幸福指数”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让贫困户迎来致富“春天”
早日复工 心里踏实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0 年3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源沟村:乡亲讲述脱贫故事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李英俊 通讯员牛联平)3月16日,孟州市槐树乡源沟村的一座温室大棚里,村里的脱贫户、承包人于胭脂带领几名务工村民在管理栽种不久的西瓜苗。“现在,俺每天摘的这大棚菜都不够卖。这不,村党支部给俺请来了技术员,俺趁着早春在草莓地里套种了一棚早熟西瓜。”于胭脂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说,有了各级党组织的帮忙,不管遇到啥困难都不耽搁增收致富。

  今年春节期间正逢疫情,村里承包户的大棚蔬菜一时间出现滞销,让大伙儿犯了愁。源沟村党支部在孟州市、槐树乡两级党委的帮助下,迅速建立了村党组织技术指导、代理销售、统筹配货、协助送达的应急服务机制,牵线搭桥,帮助承包户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今年春节至今,于胭脂家承包的西红柿、草莓、青椒3座蔬菜大棚累计销售收入6万余元,不仅自家实现了稳定脱贫,还帮助在大棚打工的5名村民实现了就近务工和增收。

  源沟村曾是当地出名的“地偏人穷”的省定贫困村。近年来,该村在上级党委扶持下,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引领带动作用,因地制宜,致力抓好蔬菜大棚产业、招商引资、生态旅游,从整村脱贫到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实现了美丽蜕变,探索走出一条产业扶贫和乡村旅游同步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成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国家AAA级景区。

  产业扶贫是使贫困群众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受防控疫情影响,原本农历正月开工的产业扶贫项目虽未能按期复工,但该村积极同施工单位联络,及时将村内防控形势告知对方,督促施工方及时筹备施工物料,按照要求备足口罩等防疫物品,并为复工提供交通、劳务等方面的便利,确保在建产业扶贫项目2月下旬有序复工。

  阳光明媚,春风暖人。昨日,在该村的乡村大食堂、康养中心、旅游公厕等产业扶贫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加快施工,部分项目即将竣工。“我们在疫情防控期间,通过多种形式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群众代表一起谋划,把想做的事谋在前头,把要做的事定在前头,把能做的事干在前头。”村党支部书记汤长军说,当下必须加快建设,把受疫情影响的工期赶回来,下步源沟村还有多个产业扶贫项目要确保早日投用达效。

  为尽快实现产业项目的预期效益,源沟村建设、招商一体推进,线下、线上齐头并进,利用“大美源沟”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招商、招租信息,目前已有几家企业的客商到村实地考察,洽谈合作。焦作市委办的90后驻村干部李继远是“大美源沟”微信公众号的创建者,负责这个公众号的运营,谈及村里的招商思路也非常清晰:“这是我们首次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招商信息,将来还会根据村里的发展需要,对闲置土地、窑洞等资源进行打包对外发布,让互联网赋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汤长军介绍,通过对村里的20座蔬菜大棚实施收益分红及安排贫困群众承包、务工等,已解决槐树乡120户贫困群众的持续增收问题;乡村大食堂等产业扶贫项目建成投用后,不仅能进一步提升源沟村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档次,至少还可再提供130余个就业岗位,带动全村及周边村群众实现增收。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发展起点。上级党委帮助源沟村夯筑了产业发展的根基、绘就了乡村振兴的蓝图,我们必须带领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汤长军说,源沟村的发展就像按下了“快进键”,群众心中“村美民富”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