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脱贫攻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源沟村:乡亲讲述脱贫故事
“赋能”合作社 “走活”脱贫棋
扶贫动态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精准帮扶提升贫困群众“幸福指数”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让贫困户迎来致富“春天”
早日复工 心里踏实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3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博爱县
“赋能”合作社 “走活”脱贫棋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王颖)3月16日,记者在博爱县清化镇街道北朱营村天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辣椒育苗大棚里看到,一株株辣椒幼苗翠色欲滴,生机盎然。“跟着合作社干,有保障、有钱赚,俺家去年还盖了新房,日子越过越红火。”正在干活的南朱营村贫困户赵德义说。

  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推行以来,作为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赵德义家享受到了各项帮扶政策。去年,赵德义家融入博爱县天赐蔬菜种植合作社,家庭人均年纯收入增加了5000余元。“参加合作社种植真好!县里发补贴,合作社还免费培训、保价回收,我盘算着今年扩大俺家的辣椒种植面积哩。”赵德义说。

  一子活,全盘活。博爱县积极探索创新农业经营方式,“赋能”合作社,“走活”了脱贫攻坚这盘棋。天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致力于发展特色高效蔬菜种植产业,与安徽亳州保银农业、郑州万邦国际等知名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年销售蔬菜1300吨以上,产业发展潜力十足。

  博爱县充分发挥该合作社优势,引导其参与脱贫攻坚,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以直接带动、托管带动、就业带动、培训带动、保护价带动、“1+6”联盟带动等6种带动脱贫模式,带动贫困户致富增收。还通过将扶贫产业项目打包引入合作社等方式,壮大合作社经营规模。

  这些扶贫模式如何运行?

  直接带动脱贫。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和残疾户可以参与天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免费获得肥料、辣椒种苗,实现增收节支。

  托管带动脱贫。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和残疾户可以将政府补贴的辣椒苗入股合作社,由天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统一耕种,合作社拿出30%的收益为贫困户分红。

  就业带动脱贫。有2名贫困户常年在合作社务工,人均年收入2.5万元;农忙时有近200余个贫困户和残疾户家的劳动力参与合作社的生产,每人每天收入60元至80元。

  培训带动脱贫。天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承办清化镇街道的“雨露培训计划”,对包含贫困户、残疾户以及普通农户在内的有种植意愿的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技术指导和服务。

  订单带动脱贫。天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与贫困户和残疾户签订种植收购保底回购合同,承诺保价回购,解除种植户的后顾之忧。

  “1+6”服务联盟带动脱贫。博爱县以天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带动周边6个合作社联盟经营,2019年共带动全市各县(市)区共计500余户农户参与合作社种植,其中贫困户和残疾户260余户,户均年增收5000元。

  近年来,博爱县牢牢抓住产业扶贫这个脱贫攻坚的“牛鼻子”,建立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扶贫基地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坚持一户一策、一村一策,因乡统筹,凝聚合力,“走活”了脱贫攻坚这盘棋。目前,该县23个省级贫困村实现一村一个带动脱贫产业,受益贫困户4300余户近1.3万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