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昨日,记者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为应对境外新冠肺炎疫情快速扩散带来的新挑战,扎实做好经北京、郑州机场入境人员的疫情防控工作,我市先后向北京、郑州派驻工作专班,做好分流转送工作。
截至3月24日24时,我市现有确诊病例0例,现有疑似病例0例,已连续37天没有新增确诊病例。但受国外疫情形势影响,境外入焦人员增多,3月初我市就加强对境外入焦人员的排查和管控进行部署,明确凡境外入焦人员一律采取14天集中隔离措施,特殊情况下经审批同意后方可采取居家隔离措施,境外入焦人员的家属、单位要提前向所在社区报告。充分发动基层干部、网格员和志愿者,精准摸排境外入焦人员情况,进一步加强对境外入焦人员管控措施、健康管理的专项督导检查,多措并举,严防境外输入疫情在我市出现。
为把好境外入焦第一关,我市市、县两级均成立了入境人员转运管理专班,向北京、郑州机场派驻工作专班,从机场入境口到集中隔离点实行闭环式转运管理,并加强与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等多部门的信息共享,沟通对接,确保对入境人员及时管控、疫情及时处置。郑州作为目的地为北京的国际航班12个指定第一入境点之一,按照省卫生健康委统一部署,我市3月23日向郑州增派了流调工作组,加强入境人员健康监测和流调力量,确保疫情及时控制、密接人员及时掌握。对境外入境人员严格按照一律使用救护车转运、一律实施集中隔离、一律进行核酸检测、一律收取相关费用、一律实施中医药干预“五个一律”细化措施,落实管控。
在服务保障群众生产生活方面,我省已与广东、浙江、山东、福建4个省建立健康认证省际通用互认机制,前往这些省份的群众,可通过支付宝“豫事办”小程序,填报生成健康码,即可保障出行。我市还开展了应对疫情“暖心工程”在线心理健康免费服务工作。疫情发生初期,我市就成立了由62名心理咨询师组成的心理援助工作组,针对重点人群进行心理干预和科学建议,截至目前,累计为近千名抗疫一线工作人员、密切接触人员、居家隔离人员提供心理健康服务,进行一对一心理辅导127例。同时,我市转发了近日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的《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通过对公众、特定场所人员、重点人员以及职业暴露人员进行分类指导,并就不同场景下如何戴口罩提出科学建议,实现精准防疫措施的科学化、专业化、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