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3月19日,市卫生健康委、市扶贫办就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健康扶贫工作联合下发通知,要求根据疫情发展变化情况,坚持精准施策,加快推进健康扶贫工作。严格实施“外防输入”策略,做好复工复产卫生健康保障,助力我市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做好健康扶贫各项工作。
深入排查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按照《焦作市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清零行动”工作方案》,结合全市脱贫攻坚“回头看”工作安排,依托河南省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不折不扣落实好剩余贫困人口健康扶贫工作任务。对全市剩余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及时开展信息比对,核实核准患病情况、政策落实情况;对照基本医疗有保障医疗机构“三个一”、医疗卫生人员“三条线”、医疗服务能力“三合格”、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的标准,开展问题排查检测,查漏补缺,建立问题清单,实行跟踪销号管理;重点排查标准化村卫生室和合格村医配备情况,确保2020年6月底前村卫生室和合格村医空白点全部清零。
扎实开展贫困人口医疗救治工作。基层医务人员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要及时掌握和了解贫困人口健康状况。对于贫困人口中新冠肺炎确诊和疑似患者要按照规定严格落实有关政策,确保及时救治。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维护合理医疗秩序,解决贫困人口就医困难。对急危重症贫困患者,要给予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对大病专项救治患者,需要维持定期治疗的要持续做好救治工作;对于可择期治疗的,要加强与贫困患者的沟通与解释,适当延期治疗。
稳步推进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各县(市)区要落实好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对患有原发性高血压、Ⅱ型糖尿病、肺结核和严重精神障碍等4类慢性病贫困患者,要坚决做到“应签尽签”。因疫情防控需要,不能入户开展签约服务的,应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采取电话随访、视频随访等方式,加强对贫困慢性病患者的日常健康管理。对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家庭医生根据需要可以制订长期药物治疗方案,给予长期处方服务。对确有实际困难的失能老年人、独居老人和慢性病患者,有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可根据需要,提供上门巡诊、送药等服务。
巩固提升贫困地区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各县(市)区要加快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确保每个行政村都有1所标准化村卫生室。要结合疫情防控暴露出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短板和弱项,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公共卫生队伍建设,提升各县(市)区疾病防控能力,巩固和稳定基层卫生健康服务网底。
持续提高贫困人口健康素养水平。结合疫情防控工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通过推进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和清洁家园行动,引导贫困人口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坚决摒弃乱扔垃圾、乱放杂物、随地吐痰、抽烟酗酒等不良行为。开展家庭大扫除,彻底清除卫生死角,做到居家环境整洁美观,房前屋后、室内室外清洁卫生,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卫生状况,努力消除健康隐患,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切实加强宣传引导工作。各县(市)区卫生健康部门要加大对贫困人口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手机APP、视频等网络平台,广泛宣传防疫知识。乡村医疗机构要结合农村实际,充分采用大喇叭、宣传标语等直观、通俗易懂的方式,用乡音俗语宣传疫情动态、防疫知识,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家庭医生签约团队要通过签约服务,针对贫困人口做好疫情应对和健康扶贫政策解读,教育引导贫困人口提高健康素养和自我防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