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杜玲)记者昨日从市人社局了解到,从今年起,我市大力推行“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鼓励和支持广大劳动者通过参加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大力提升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经河南省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实行免费政策,学员取得课程培训合格证明后,按照相关规定还能享受培训补贴。
今年,我省将完成“2818”线上培训目标,即征集遴选20家以上优质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平台;推出覆盖80个以上职业(工种)的数字培训资源;平台注册人数达100万人以上;为8万以上人次开展补贴性线上职业技能培训。为实现这个目标,我省把线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重要内容,大力将“技能河南”打造成新的工作亮点,努力使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平台今明两年的新增注册人数达50万人以上。
培训对象全覆盖。据了解,本次培训的对象覆盖社会所有群体,其中企业职工(含在企业工作的劳务派遣工,不含专营劳务派遣企业代理的未就业人员)、就业重点群体(贫困家庭子女、贫困劳动力、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退役军人、残疾人)、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平台经济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确有就业能力和培训需要但不具备按月领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资格的人员(年龄不设上限),参加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后符合条件的将给予相应补贴,此政策的实施期限为2020年至2021年。
考核合格有补贴。我市给予企业和劳动者的支持可谓“真金白银”,对参加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并完成全部课程的学员,年度内培训学时在40个学时(含)以上,完成培训项目且考核合格的,将按每学时1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最高不超过700元;每人每年可享受不超过3次补贴。享受多次补贴时,学员必须在上一个培训项目结束后才能参加下一个培训项目,且同一职业(工种)、同一等级不可重复享受补贴政策。企业组织开展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前,需要向所在地的人社部门备案,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培训结束后,人社部门根据考核合格的人数将补贴资金直接拨付到企业账户。
我市要求相关企业按照下列程序高效开展线上培训。第一步,开班申请。企业填写年度职业技能提升补贴性培训申请表,向企业所在地县(市)区级人社部门提出申请(在省直单位参加失业保险的向省人社厅提出申请),申请可通过省职业技能培训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提出,并附培训人员花名册和培训计划。第二步,结业考核。培训结束后,企业提请当地人社部门组织线下考核(评价或鉴定)。第三步,资金拨付。根据考核取证等情况,企业向所在地县(市)区级人社部门申请补贴资金;人社部门审核通过并公示后,向同级财政部门申请补贴资金,并直接拨付至企业账户。
此外,我市要求自主参加线上职业技能培训的学员,按照下列程序参加培训。第一步,申请考核。完成规定学时的学员,可按照“方便参加线下考核”的原则,从本人户籍地、常住地、培训地、求职就业地中确定一处地域(限省内),于每年4月上旬、8月上旬、12月上旬,向该地县(市)区级人社部门提出考核申请(须提交年度职业技能提升补贴性培训申请表、线上培训清单等资料)。第二步,参加考核。申请资料经审核合格后,学员需要参加由人社部门组织的线下考核。此考核可与同一职业(工种)、同一等级的其他班次考核合并进行。第三步,发放补贴。对于考核合格的学员,人社部门将进行不少于3天的公示,随后统一向同级财政部门申请培训补贴,并拨付至学员本人的银行账户。
对于参加培训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两后生”中的农村学员和城市低保家庭学员,我市在培训期间将给予每人每天30元的生活费补贴,年度内此项补贴每人最高不超过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