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焦作工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市工会宣教网络工作会议召开
举办国家安全日宣传教育活动
开展“金点子”征集活动
市总工会开展“探访焦作工人运动之源”活动
首届“解放工匠”评审拉开帷幕
编者按
创新路上不停步
精细之处见功夫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0 年4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细之处见功夫
——记第二届焦作工匠、平光有限公司数控车工高级技师李宝生
作者: 本报记者 李新和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平光有限公司数控车工高级技师李宝生在机床前检查仪表。
  本报记者 李新和 摄
 
   

  作为一名好工匠,不仅需要持久的耐力和韧劲,更需要一针一线的“绣花功夫”。

  河南平原光电有限公司数控车工高级技师李宝生,经过30多年的岗位历练,就把自己养成了这种“绣花功夫”。为了细细打磨一个零部件、突破一项技术难关,他甚至可以一动不动地待在数控床前几个小时。

  作为中国兵器“关键技能带头人”、河南省军工大工匠,李宝生无论获得多少荣誉,始终对自己严格要求。他始终念叨一句话;“匠人的存在之处,就在于严谨细致,如果稍有疏忽,手中的东西就可能完全报废。”

  “宝生对技术的要求必须达到完美和极致的程度,这是他一贯的作风态度。”该公司工会负责人对记者说,李宝生在潜心研究机械加工的刀具几何参数时,为了采集高效加工数据,反复刃磨、试切、验证,在砂轮房一磨就是几个小时。他常常灰头土脸,手掌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天冷时手背都皲裂几道血口,但他从不在乎,直到打磨成功。就这样,由他自主创新设计的各类特殊专用刀具多达40个品种,多年来为企业节约资金280余万元。

  激光导引系列项目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的尖端产品,不能出现丝毫误差。李宝生在参与异形薄壁深腔回转体的加工中,该零件为铝合金材料,由于零件结构属于超大薄壁深腔结构,口小腔大,壁厚不足一个硬币的厚度,它不但装夹困难,而且在切削中将会产生强大的共振和发出刺耳的尖叫声,并产生较大热量,致使零件变形,尺寸无法控制,甚至会造成安全事故。他通过不断探索研究,自制弯头抗震刀杆、改良刀具几何角度、采用内填外敷阻尼材料和增加辅助支撑的策略,成功突破了该产品在加工过程中装夹变形和系统振动等工艺技术瓶颈,并提炼出“线性膨胀补偿操作法”,解决了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由环境温度所影响产品质量的技术难题,不仅保证了工艺参数,还为其他类似产品的加工提供了技术依据。这项技术推广并运用到整个兵器行业。

  在某航天“非对称框架回转体”零件的加工中,李宝生通过设计工装夹具、改进刀具几何参数和优化加工路径等综合手段,最大限度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不利因素,并形成加工“薄壁零件减震操作法”和“在线应力释放操作法”,在重点产品导弹驱动器控制支架”的加工中得到了应用,使该零件合格率由原来的33%提高到现在的86%,保证了136具产品的顺利配套,荣获兵器行业创新成果二等奖。

  在国家重点项目——某航天大型曲面超薄斜壳体的加工中,李宝生创新性地运用了轴向压紧的方式和三点一面并可回转原理,设计出柔性开合式和15度倾斜平面专用夹具,不仅满足了零件的精准定位,而且还保证了零件的加工精度。该项技术填补了国内加工此类零件的空白,为公司创造价值180余万元。

  2015年4月,该公司以李宝生为领军人物组建了“李宝生创新工作室”。如今,他带领团队成员大胆创新、不断突破,相继攻破了32个课题并已转化为创新成果,在生产实践应用中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