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①)
为民服务勇担当
民生情怀永记心间,城市公交情系万家。城市经济生活的有序运转,离不开城市公交的稳健发展。公交集团一连串为民服务、政策惠民的实招频出:
2015年,公交集团开始对市区65周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实行免费乘车;2016年,实施市区65岁以上老年人办卡资费调整,将原25元的押金费用调低至7元;2018年,对现役军人实行免费乘车;2019年,为市城区60周岁以上持居住证老年人办理免费乘车卡;先后对持有效证件的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和我市“一赛一节”参赛人员实行免费乘车;2016年4天、2017年28天、2019年6天在市区实行公交车免费乘坐……
公交集团还成功推出公交IC卡蓝牙充值功能,在市内72家国控大药房门店设置自助充值设备,进一步提升公交便民服务能力;在我市部分客流大站设置了电子公交站牌,滚动显示车辆进出站信息,群众对车辆运行情况一目了然;公交车内还新增了一级踏步、残疾人专用座席等无障碍设施,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在公交车内统一配备急救药箱,在大幅提升公交便民急救能力的同时,为市民的安全出行平添了一分安全保障。
良好的硬件服务平台建设必不可少,优质的软件服务同样重要。公交集团把解决群众的出行诉求放在首位,俯身倾听民声民意,认真采纳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关于公交的意见建议,持续优化公交线网,加快世行贷款公交线网优化研究项目落地实施。在一年两次的“行风上线”活动中,公交集团认真倾听群众关于公交的意见建议,收集整理及时解决。近4年来,公交集团累计“上线”8次,收集意见建议20条,办结率达100%。
为扎实推进交通脱贫攻坚工作,公交集团克服司机短缺、运力紧张、亏损严重等困难,先后开辟了26路后岳村支线、25路西韩王支线2条贫困村线路,使得贫困村群众的日常出行得到较好保障。为做好村村通工作,公交集团开辟了42路石庄、小杨庄线路,延伸43路至刘范村,满足了沿途10余个村庄群众的出行需求,并优化调整了1、2、5、6、12、15、16、17、18、22等20余条公交线路,填补了竹林路、文苑路、文丰路、文林路、建业路等我市多条道路的公交空白,公交线网辐射能力逐步增强,为民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焦作公交集团组织党员干部带领全体职工齐心协力、科学防控,始终如一牢牢坚守公交阵地。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候,全省大部分地市公交停运,但焦作公交克服巨大困难,想方设法多方筹措防控物资,严格按照规范要求作好车厢消毒通风,保证营运不间断。
智能公交在路上
世行贷款焦作绿色交通项目在我市解放路、塔南路、站前路、人民路4条市区主干道,规划设置公交专用道30.8公里,并同步实施周边交通设施改善,是我市实施“公交优先”战略的核心内容。
目前,人民路、站前路走廊项目已投入使用,塔南路走廊项目已完成快车道加宽、侧分带压缩、慢车道新建及部分人行道、路口改造等工程,正在进行路中式公交站台建设。我市也借此成为除省会郑州外,省内首家具备路中式公交专用道的地级市。
公交集团还全面构建信息化系统平台,智能公交取得较大突破。近年来,焦作公交建设完善了GPS智能调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出行信息发布系统、交通一卡通系统和公交“云平台”五大信息化系统,积极推进ERP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试点运行客流调查与自动排班系统,搭建了智能充电管理平台,首次实现了对新能源公交车的智能充电管理。
实施“互联网+移动支付”,公交集团开发了“焦作行”APP,积极推广4G手机刷卡、二维码扫码支付乘车、银联卡刷卡乘车以及NFC贴卡充值等“互联网+”技术应用。公交支付方式进一步拓宽,市民乘坐公交出行更加便利。公交集团在2016年申请到交通部密钥,通过开展连续技术攻关和设备升级改造完成系统建设,首次实现了省内10个地市和国内41个城市的公交IC卡互联互通。
在与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公交卡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公交集团又实现了与孟州、修武、武陟和沁阳县域公交的互联互通;拓展了NFC手机“贴卡充值”功能,解决了公交互联互通卡无法异地充值,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近年来,我市城区进行多次大范围的道路修整,受此影响而被迫绕行的公交线路达20余条,不仅增加了运营成本和调度难度,而且对群众出行造成一定影响。对此,公交集团及时制订线路绕行方案,并通过微信、报纸等方式及时公告绕行信息。依据GPS智能调度和部分客流调查数据,均衡配置线路运力,动态调整发车班次,有针对性地规避道路拥堵,把线路绕行对群众出行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公交集团整合GPS智能调度资源,将原来的二级管理模式转变为集团公司统管,大大提高了智能调度工作效率。
云在青天水在瓶,为民公交一路行。公交集团也将永远奔跑在为民服务的大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