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脱贫攻坚 上一版3  4下一版
赵和镇:小额信贷“贷”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扶贫动态
扶贫长镜头
扶贫长镜头
扶贫长镜头
赤松茸撑起贫困户“致富伞”
草莓飘香生活甜
樱桃花开希望来
文旅界专家为省级贫困村“把脉开方”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4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樱桃花开希望来
本报记者 王 颖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连片的樱桃树立在路两旁,花朵层层叠叠缀满了枝条,空气中弥漫着阵阵花香……4月13日,记者到沁阳市王召乡木楼村采访,盛开的樱桃花预示着致富的希望。

  “今年好好管理,到了明年的丰产期,樱桃产量一定不赖。”在村口的精准扶贫产业基地,64岁的木楼村贫困户王爱勤正在给大樱桃树“梳花”。

  王爱勤家里6口人,老伴身体不好,女儿和儿媳都有残疾,小孙子还在上学,儿子一个人干活赚钱养活一大家子。

  2017年,王爱勤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各项帮扶政策如冬日暖阳,为他们一家送去了温暖。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她的儿子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月收入3000余元。

  2019年春天,设在村口的大樱桃种植精准扶贫产业基地建成了,王爱勤成了基地的第一批“工人”。60多岁的她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还能像年轻人一样挣工资。“在这儿打理树苗、干一些杂活,一天能挣60块钱,还不耽误照顾家里和干地里的农活。”她高兴地说。去年年底,王爱勤家人均年收入6600余元,实现了脱贫摘帽。

  产业扶贫是农村贫困人口的就业之基、增收之本、脱贫之策。近年来,王召乡依托传统农业乡镇的优势,坚持把发展产业扶贫项目作为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手段。2018年,在木楼村建设大樱桃特色种植精准扶贫产业基地,项目一期建造了1座智能温室大棚和6座冬暖日光温室大棚。今年年初以来,又筹资建设了大樱桃特色种植项目二期,预计6月中旬完工。该基地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模式,种植、培育矮化优质大樱桃树、樱桃苗18万余株,并在村周边的“四好农村路”沿线种植优质大樱桃树,吸纳周边村的贫困户以及闲散劳动力10余人常年务工。该项目还能带动王召乡32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每年可获得500元至1800元不等的分红。

  目前,王召乡通过整合土地资源,科学考察、引进实施了7个产业扶贫项目,贫困户在享受产业分红的同时,还可以在家门口就业,增加家庭收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