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53岁的李女士因难以忍受偏头痛,到市中医院人民院区脑病科三区就诊。见到该科主任宋汉秋时,李女士已经持续头痛两周,无法正常吃饭、睡觉,痛得只想撞墙,情绪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
经询问得知,李女士有近20年的偏头痛史。起初,她并不在意,偏头痛发作时,忍一下或者睡一觉,症状就会得到缓解。后来,偏头痛发作频次增加,疼痛的强度也有所加大,忍受不了时,她服用头疼粉等止痛药缓解症状。李女士说:“以前需要经常服用止痛药,严重时每天都要服用。”长期服药,对李女士的肠胃造成了严重伤害。
宋汉秋为李女士诊断后说,李女士属于少阳合并血瘀疼痛,根据她的身体状况,决定采用针刺疗法为她进行治疗。治疗后不到半个小时,李女士头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随后,宋汉秋又根据患者的体质,为她开出了大柴胡汤和桂枝茯苓丸,服用三天后,李女士的头痛症状基本消失。经过三个疗程的综合治疗,困扰李女士多年的偏头痛症状得到改善,并停止服用止痛药。“原来每周复发三四次,如今半个月复发一次,疼痛的程度也明显减轻,不影响正常生活与工作。”李女士说。宋汉秋说,系统地运用中医方法治疗,李女士的偏头痛会临床治愈。
针刺疗法是市中医院人民院区脑病科三区推出的一种中医外治方法。针灸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中医学理论产生的针灸疗法,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可以治疗很多疾病,是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黄帝内经》中记载,如“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菀陈则除之,出恶血也”,即用三棱针或一次性采血针、皮肤针等针具根据患者病情,针刺特定穴位,从而活血理气、温通经络,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治疗过程中,市中医院人民院区脑病科三区还运用体质辨证法,为偏头痛患者开出适合的方剂。通过调理体质、改善内环境,从而达到减少发作的次数。“针刺法和体质辨证法通常联合运用,针刺法更适合偏头痛发作的急性期。”宋汉秋说。
据介绍,偏头痛的致病根源是各种诱因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或血管功能性障碍。当情绪紧张、精神压力过大等各种原因造成病变部位的血管频繁收缩扩张时,血管会释放致痛递质,对神经产生一种异常的刺激,从而引发头痛。偏头痛分为有先兆的偏头痛和无先兆的偏头痛。无先兆的偏头痛主要表现为单侧的波动性头痛,同时可能会有其他并发症状,比如恶心、呕吐等,还有的患者会出现畏光、畏声等情况。有先兆的偏头痛患者在头痛发作之前的几个小时或者几天之内,会出现不舒服的感觉,通常症状为疲倦、打哈欠等。日常生活中,偏头痛非常常见,很多人对偏头痛没有足够的重视。
“抱着忍一忍就会过去的心理或者自行服用含有成瘾性的麻醉止痛药物,都是不可取的做法。”宋汉秋说。偏头痛往往刚开始偶尔犯一次,如果不及时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患者的发作频次可能会逐渐增加,严重者甚至会变成慢性头痛,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因此,建议有偏头痛症状的患者及时到医院诊断治疗。
偏头痛能不能预防?宋汉秋说,在日常生活中,偏头痛患者要尽量避免劳累、受凉、睡眠不足、饮酒等行为。同时,部分患者的体质可能会在食用巧克力、乳酪,饮用浓茶后出现头痛,因此偏头痛患者要更加注意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