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温县城区中心社会法庭社会法官
全国民事调解先进工作者 杜伊战
时间:2011年6月8日
地点:温县城区中心社会法庭
整理:温县法院办公室 张世威
我是温县城区中心社会法庭的一名常驻法官,在法院相关庭室的大力配合下,2010年,共调结各类民事纠纷183起。其中,民间借贷76件,婚姻纠纷36件,土地承包及合同纠纷29件,人身损害赔偿21件,农民工工资18件、“三养”案13件,总标的达330万元。今年年初以来,又调结各类民事纠纷65件。调结的200多起纠纷,无一上访上诉。
真心为民就要扑下身子干。我今年65岁,作为一名老党员、老干部、退休的老同志,我感到有太多的责任和义务。记得第一次和温县法院领导见面时,院长乔国立说:“只要进了法院门,就是一家人,都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一定要真心为百姓服务!”从此,不分星期天或节假日,不论寒暑风雨,只要有人进门,哪怕一个电话、一条短信,都热情相待、真诚回复。为侯长留、田喜魁债务案曾在黄河滩路口蹲守到21时,为南贾村父债子还一事也曾黎明5时到达当事人门口,为岳村幼儿园合伙人纠纷更是中秋节3天假期没休息……
真心为民,就要耐心调解每一起纠纷。民事纠纷千差万别,稍有不慎,就会激化矛盾。晁召栋、孟小六运输合同纠纷一案,孟小六承揽把17.58万公斤小麦运抵郑州,由于半路车坏,耽误了行程,只好将小麦拉回自家。原告要求如数送回小麦并赔偿损失7000多元,双方僵持不下。我了解案情后,立即同温县、武陟几家面粉厂联系,问明收购价格,又同双方多次协商,最终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真心为民就要真情奉献。法院很关心我们这些常驻法官,我每月的工资还比他人200元的多100元,许多人都说我“傻帽儿”,干个小工一天也能挣五六十元。但一想到调结的多起案件,我就想我的心血和汗水没有白流,我没有辜负法院的重托,也没有辜负人民的希望。苦了我一个,方便当事人;亏了我一个,和谐万家人。这,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