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47版:红色征程 上一版3  4下一版
历史影像
焦作煤矿:百年老矿“春天里”
二十年曲折发展 艰难中探索前行
焦作党史大事记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7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焦作煤矿:百年老矿“春天里”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孙  军

  在豫北太行山脚下,有一座距今108年之久的焦作煤矿。在近代中国无产阶级成长史和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史上,焦作煤矿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焦作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的彻底革命精神,也成为全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共同财富。

  据资料记载,解放前夕焦作仅有的李封、王封两个矿井,巷道倒塌严重,生产奄奄一息。经过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1952年原煤产量由1949年的59万吨提高到169.47万吨,之后,又经过“一五”期间全市煤炭系统工人的艰苦创业,到1957年,原煤产量猛增到249万吨,焦作成为全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

  “1949年10月15日,焦作县改为焦作矿区,划归平原省新乡行政专员公署领导。”在焦作矿务局干了几十年的中共焦作市委原副书记、原焦作矿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南嘉禾对记者说。1952年他曾在焦作矿务局担任计划处第一副处长职务。上世纪50年代,焦作煤矿在河南甚至中南地区是首屈一指的大矿,河南省、煤炭部都非常重视。市委领导工作重点也在煤矿,政府各部门的工作都向煤矿倾斜,口号是为煤矿服务。

  据南嘉禾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焦作煤矿工人在党的领导下,迸发出无限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在第一届中南燃料工业先进经验交流大会上,焦作矿务局荣获“安全生产第一名”和“做好基本建设第一名”的奖旗。1956年1月7日,煤炭部在焦作矿务局文化宫举行授奖大会。时任煤炭部部长陈郁授予王封矿锦旗一面,奖金10000元;授给刘九学采煤队锦旗一面,奖金5000元。全国掀起了学习热潮。焦作矿务局还是新中国煤炭科技推先基地、全国煤炭干部的培训基地和输送基地。现在的北京煤炭干部管理学院,当时燃料工业部的干部学校就设在焦作矿务局。1950年至1951年陈郁部长3次到焦作视察指导工作。

  焦作矿区政府于1956年7月9日撤销,成立焦作市。从此,焦作矿务局成为一家独立企业。

  南嘉禾说,从1951年开始,焦作矿区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至1956年1月完成改造任务,全矿区已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34个,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99.7%。建国初期,国家一穷二白,焦作矿区也是如此,经过几年的发展,直到1956年,中心城区只有3条用煤矸石铺成的宽度为7米、总长度仅6公里左右的城市道路,城区仅有一辆公交车、有一个日供水能力仅为1000吨的城市供水水厂。50多年过去了,焦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都是在我们党英明领导下取得的辉煌而又伟大的成就!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