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大门,往正前方走100米,就是该院新建的病房大楼。这座大楼的外墙颜色是国际流行的哈佛红,乍看和普通建筑没啥区别,但大楼自投入使用以来,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恒温、恒湿、恒氧,充满了人性化关怀,全军一流、世界领先……等等,那么,这所大楼真的会像人们传说的那样神奇吗?
近日,记者在医院工作人员的引领下,对大楼的各项功能、各个角落以及各类患者进行了细致周密的采访和探秘,为你揭开世界一流病房大楼的神秘面纱。
——— 探秘一 ———
病房大楼如何做到会“呼吸”?
2010年12月12日,是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建院60周年的日子,当天,该院新病房大楼投入使用。新病房大楼地下一层,地上16层,总高度59.3米,设计床位1000张。而新病房大楼的亮点却是它独特的、处处为患者着想的设计理念,这座大楼,是全国首家恒温、恒湿、恒氧病房大楼,处处充满着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事实果真如此吗?在采访中,记者归纳出了新病房大楼的六大特点来逐一揭秘——
●第一大特点:这里只有春天,一年四季都是20℃~26℃
《祈祷》是大家熟悉的一首歌,里面有这样一句歌词,“让地球忘记了转动啊,四季少了夏秋冬”。让四季少了夏秋冬,这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景,可在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新病房大楼里就只有春天,因为病房里的温度,始终在20℃~26℃。更有意思的是,病房大楼内的采暖制冷系统并不是空调,而是由大楼的独特设计来完成温度调节的。盖大楼的时候,墙面上布满了水管,围绕大楼形成了一个循环系统。夏天时,往水管中注入18℃~21℃的冷水,冬天通入28℃~31℃的热水,并使用智能系统对病房的温度进行监测,使室内温度一直保持在人体较为舒适的20℃~26℃。
●第二大特点:空气抽送系统?让你时刻呼吸新鲜空气
大家都去过病房,对病房中难闻的气味甚是头痛,一会儿都不想待,可想患者是多么痛苦。在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的病房大楼里的各个角落,却没有丝毫异味,这得益于大楼的空气抽送系统,它一边把好的、含有丰富氧的空气送进大楼,一边把污浊的空气抽到楼外。每隔2个小时,病房内的空气就会循环一次。
更先进的是,空气抽送系统是将室外原有的空气经过过滤、除尘、消毒、加湿等多级处理后得到的新鲜空气,以每秒0.2~0.3米的速度,从地面踢脚线位置或窗下的送风口送入室内,由卫生间或走廊顶部的排风口排出,新风连续送回。由于风速很慢,患者根本感觉不到风的存在。
空气抽送系统的优点是无风感、无噪音、健康卫生。自下而上的送风方式确保人体能100%呼吸到新鲜空气,同时新风具备加湿、除湿功能,并且新风自成系统、全排放,可以有效避免病毒交叉循环污染,特别适宜于患者。
●第三大特点:隔音效果好,让你在安静中休养
噪音影响人的睡眠、休息和交谈,还容易引起疲劳、头疼,这就需要建筑物控制和降低噪音,该病房楼在噪音的控制方面采用了一些高科技手段,让患者在安静中休养。上下楼层中间的楼板采用了22厘米的加厚楼板,比普通楼板厚7厘米,楼板本身由特殊的混凝土构成,比普通混凝土的隔音、隔热效果强许多,最大限度地隔绝了生活噪音,将室内声环境控制在35~45分贝。即使楼上的动静再大,楼下听到的,只相当于两人小声说话的声音。
另外,普通大楼采用的排水是上下式排水系统,只要上面有人用水,下面就能听到“呼呼啦啦”的水流声。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的病房大楼,采用的是平层排水,水管为横向排列,患者根本感觉不到排水的声音,非常安静。
●第四大特点:药物、标本、检查单据传送不用人,把护士的时间还给患者
“医生动动嘴,护士跑断腿”,这句顺口溜反映了护士的工作状态,跑来跑去,不是为患者拿药,就是送标本,或者取检查单据。护士的时间很多浪费在了路上,而患者需要护士照顾的时候,护士却因为“在路上”不能及时为患者服务。另外,标本在护士手里,楼上楼下跑上一圈,容易受外界环境污染,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在焦作市首次尝试了在病房大楼内,建立物流传送通道工作,也就是说,各楼层护士站的旁边是物流通道口,患者需要服什么药,护士只需要给药房打个电话,药房就会把药物通过专用通道送到护士站。护士需要传送标本,只需要把标本放到物流通道,按下按钮,标本就会自动传递到病理科,非常方便。
不用跑来跑去的护士,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患者身上,既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又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最终受益的,还是患者。
●第五大特点:窗帘是自动的,行动不便的患者很受益
在医院里的患者,或多或少行动都有些不方便,反复拉窗帘就成了负担。在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病房,窗帘是自动的,行动不便的患者,不用下床,轻按遥控器按钮,就可遥控窗帘升降。
窗帘自动升降系统使用非常方便,遮阳帘是国内知名品牌,技术先进,质量可靠。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使用的电机从国际著名品牌法国尚飞公司原装进口。尚飞公司是电动遮阳系统及门窗自动控制领域的专业制造商,拥有36年的丰富经验,在全球属于绝对的领导地位。
病房大楼的外墙玻璃也值得一提,采用的是法国圣戈班集团生产的高技术材料产品。圣戈班集团是一家跨国集团,在其所从事的行业中处于欧洲及世界领先地位,并跻身全球100家工业企业,曾承建了凡尔赛宫内的玻璃画廊,为法国卢浮宫金字塔提供了玻璃,并为欧洲50%的轿车提供汽车安全玻璃。它为美国五分之一的房屋提供保温隔音材料,每年生产300亿只玻璃瓶供给著名品牌的香水、酒、食品和药品使用。
根据对病房大楼玻璃的现场破坏性测试表明,被砸的玻璃即使开裂或被砸烂,也不会出现玻璃碎碴儿,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患者安全。
●第六大特点:床位费不贵,性价比超高
有人会问,这样豪华的病房,床位费很贵吧,我们普通人住不起。错,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的床位费严格按照国家的收费标准,双人间,每床每天40元,性价比非常高。
除了上面说的特点之外,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的病房大楼的特点还有很多,比如在病房走廊,无盲区地设置了扶手,方便患者行走,为患者安全出行加了把锁;比如24小时提供热水,任何时候都可以洗澡,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如果你想拥有一个好的住院环境,不妨到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病房看看。
——— 探秘二 ———
住着舒服与疾病好得快慢有无联系?
记者在采访得知,一些患者在其他一些医院同样的诊疗、同样的药物病情不见减轻,而到了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病情却明显好转,真的是这样吗?
记者在得到院方和患者本人同意的前提下,对一些有代表性的患者进行了采访。
【病例1】 武陟县的邢先生,是位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半个月前因疾病急性发作,住进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新病房大楼,奇怪的是,住到医院的当天,他咳嗽、喘息的症状就好了很多,更奇怪的是,医生并没有给他用任何药物。看着脸上写满疑问的邢先生,该院呼吸消化内科主任王亚洲揭开了邢先生病情好转之谜。
王亚洲主任说,冬春交替时节,呼吸道疾病多发,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昼夜温差大,人体很难适应周围环境;二是春天风多,空气干燥,而人的呼吸道喜欢在湿润环境下工作。邢先生的慢性支气管炎出现反复,与这两方面的因素有很大关系。
令人惊奇的是,病房大楼的恒定温度和湿度,靠的是大楼自身的结构,而不是空调。邢先生说,他是老病人了,一年要住好几次院,以前冬天或初春,他住在其他医院的时候,病房用的是暖气,不开冷,开了空气干燥,第二天醒来,嗓子干得难受,一说话就疼。现在,住到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的病房,不但疾病好了很多,早上起来,嗓子还湿润,一点也不干。
【病例2】 日前,邱女士在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剖宫生下了她的第二个孩子。她说,与3年前生第一个孩子相比,现在幸福多了。她住的病房是两人间,病床是多功能的,想半躺,想让下肢抬高,想侧身,只需要轻轻按一下按钮就可实现。虽然邱女士生孩子后的几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病床上,却没有丝毫不适感。婴儿似乎更享受这样的环境,和第一个孩子相比,这个孩子很少哭闹,晚上睡得更香。产科护士长郭小巧还告诉邱女士一个让她更高兴的事,因为病床的温度很适宜术后患者恢复,剖宫产的刀口会很快愈合,刀口愈合越快,越不容易留疤。
同样还有一例妇科患者。几个月前,张女士早产,经过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妇产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顺利产下体重仅为1.6公斤的女儿。“女儿刚出生就住进了儿科,我则被留在妇产科观察情况。”张女士说,医生技术精湛,加上“恒温、恒湿、恒氧”的环境,没有多久她的身体就恢复得很好,她女儿长得也很快,体重一天一个样。她女儿出院时,体重已经长到2.4公斤。
【病例3】 今年50多岁的张先生因患肺癌被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普外科二区实施了一侧全肺切除术。令张先生家人和其从外地请来的专家惊奇的是,老张的术后效果异常的好!
该科二区主任黄学胜给他们解开了其中的奥秘:“全肺切除术是治疗中心性肺癌、毁损肺等疾病的手术,病肺切除后将严重影响病人的呼吸功能。如果没有一个相对良好的环境,就很容易出现脓胸、支气管胸膜瘘、顽固性含气残腔等并发症。”而自打张先生住进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那刻起,他身边的环境悄然发生了变化。
首先,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的病房大楼是恒温的,也就是说,无论早、中、晚,室内温度都保持在20℃~26℃,人处在这个温度的时候,最舒服。另外,病房大楼内的湿度也是恒定的,一直保持在40%~70%,这个湿度,也是人体最适宜的,当有病菌或病毒进入呼吸道时,湿润的管道会立即把它们黏住,并通过咳痰的方式排出体外,有效防止了细菌、病毒流向肺部。合适的湿度不仅可抑制病毒、病菌的滋生和传播,还可提高人体免疫力。
【病例4】 温度合适,湿度合适,含氧量也合适,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病房楼里的各项环境指标均是人体最适宜的。那么,住在这里的重症患者情况又如何呢?心脏外科手术是危险性很高的手术,手术不仅对医生的技术有高的要求,术后患者对环境也有很高的要求。
“从入住新病房楼至今,心脏外科400多位手术患者无一例出现术后感染并发症,刀口愈合速度比传统病房的患者提前2~3天的时间,患者待在“恒温、恒湿、恒氧”的环境里最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心脏病外科主任杜虹说,“医院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很多患者难逃术后感染关,但该病房楼的新风系统彻底解决了医学上的这个难题。”
杜虹告诉记者,病房楼里的每一个房间和走廊都安装有新风系统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每两个小时室内空气就会和室外空气进行一次置换。
——— 探秘三 ———
建造超一流病房楼的勇气和胆略来自哪里?
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为什么要盖这样一座如此先进的病房大楼呢?这还要从3年前说起。
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是部队医院,承担着为河南焦作、济源和山西晋城部队驻军官兵、离退休干部、家属和当地人民群众医疗服务、疾病防治工作的重任。要想做好“服务官兵、服务人民、服务社会”这三个服务,争当“技术一流、设备一流、服务一流、环境一流”四个一流,最主要的是要解决医疗用房严重不足的问题。经过反复讨论和征求意见,2008年春,医院决定投资兴建一座现代化综合病房大楼和一座全军精神疾病防治中心大楼。
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党委一班人经过多次讨论论证,一致认为,“要盖,就盖世界一流的病房大楼”!为了实现“世界一流”这一目标,全院上下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各种信息,相关人员多次外出考察。
有一次,医院到北京进行工程设计考察,李晓琼院长听说北京峰尚国际等高档别墅区的建筑物特别节能环保,住在那里的人们感觉很舒适。听到这一消息后,李晓琼院长立即组织人员前去参观。那毕竟是北京很有名的高档豪华住宅区,这样的建筑,能作为普通百姓居多的医疗用房使用吗?
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给出了答案:能!
李晓琼院长是妇产科专家,她深知一个好的环境,对产妇和婴儿的重要性。比如妇产科病房夏季降温问题,开窗通风降温、电风扇降温和空调降温,都会对产妇和新生儿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经过研究和论证,2008年9月,这座国内首个恒温、恒湿、恒氧的病房大楼,在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正式开工建设。建设者们日夜奋战,新病房大楼于2010年年底建成并于12月12日正式投入使用。
探秘结果
经过记者周密的采访和切身的感受,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病房大楼神秘的面纱被一一揭开:
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是全国首家采用国际最先进的瑞士凯乐公司提供的恒温、恒湿、恒氧技术的医疗机构。整个病房楼都采用先进的天棚采暖制冷系统、不交叉污染的置换式新风系统、同层排水系统,是环保节能的绿色建筑,具有普通病房楼不可比拟的优势,是一座集智能化、信息化、人性化、园林化的设计理念于一体的现代化大楼,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本版图片均由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