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学习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坚守责任
扩大对外贸易 改善投资环境
征文启事
学习七一讲话 创新组织工作
莫让“羡腐心态”成贪腐前奏
“把群众当亲人”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9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莫让“羡腐心态”成贪腐前奏

作者:□华枝春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现在社会上存在一种“羡腐心态”,简单来说就是少数干部一边喊反腐,一边却羡慕腐败行为带来的权势地位和经济利益,对腐败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嫉妒、羡慕和期盼。

  贪腐本来是一种邪恶,却成了一块“臭豆腐干”,闻起来臭,吃起来香,都想趋之、为之,无形之中为腐败提供了一种宽容、纵容的土壤。“羡腐心态”危害是极其巨大的:一方面其渗透性强,即使社会地位卑微的从业人员,手中只要拥有哪怕微不足道的权力,一旦有机会、有可能,也会淋漓尽致地发挥“羡腐文化”的“功能”。另一方面其渐进性强,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领导干部一旦有这种“羡腐”思想就很难抵御诱惑,从“吃点、拿点”开始,直至不能自拔。

  “羡”风即长,廉风必弱。因此“羡腐心态”绝对不容小觑。要根除腐败,就必须充分砥砺反腐利剑,从这些“亚腐败”入手,根除腐败“毒瘤”。

  强化教育,筑建道德防线。“羡腐”是思想上的一种欲望,一旦时机成熟,无疑会成为“行为腐败”的“助推器”,官员落马往往都是从思想蜕变开始的,根除腐败,就必须追根溯源,做好纠风之乱工作,领导干部要加强党性教育,培养廉洁自律意识,“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严惩不贷,加大警示力度。严厉惩处腐败案件,加大惩处力度,是对党员干部最好的教育方式,也是激励群众的最好形式。“铁面”无私、“铁腕”无情,保持惩治腐败的强势势头,对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决不纵容,使贪腐者身败名裂,让腐败成为人人不敢去碰、躲尤不及的“高压线”,把“羡腐心态”变成“恐腐心态”。

  全民监督,构建防腐天网。群众是反腐信息的重要来源,党员干部的功与过,群众的“火眼金睛”最能看得到。作为领导干部要广泛发动群众参与,为反腐工作献计献策,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使腐败行为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通过严惩腐败来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来激发防腐拒变的斗志。只有这样我们的反腐工作才有望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