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董柏生
本报通讯员 毋 勍
10月11日下午,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趁着下雨不能出去打工,山阳区新城街道墙南村的许钢圈撑起雨伞去缴电费。不过,这次他没有去村委会,而是直接去了设在村里的中国移动电话缴费点。
在村里的中国移动缴费点,记者注意到还挂着一个“电费代收费点”的牌子。许钢圈一进门,就掏出一张打印有自家电表编号的收费条递给收费员马彩虹。
“98.56元。”
“给,100元。”
马彩虹接住钱,过了验钞机,拿出一元钱,然后一点鼠标,一个机打的“电力收取凭条收据联”就出来了。她将钱和凭条递给许钢圈说:“剩余的0.44元存在你的账户上,你看看。”
许钢圈还没走,村民丁虎头来了,他缴70元电费,从报号到结完账不足20秒。
“现在缴电费也和缴手机费一样方便,真快呀!”丁虎头感叹道。
“可不是,再也不用排半晌队了。”许钢圈也深有同感。
在这个收费点的柜台上,记者还注意到有四五本打印的材料,上面写着墙南村每个村民小组农电用户的编号、姓名、存根等。马彩虹告诉记者,这是为了方便群众查询。
“有了这个电费代收费点,可把我们解放了。”在墙南村干了七八年农电工的于永安说,“以前是电工集中在村里收现金,群众排队,电工找零钱,几天头都是蒙的,啥也干不成。现在有专人服务,有成熟的收费系统,操心少多了。”
与许钢圈他们有同样感受的,还有山阳区百间房街道冯河村75岁的冯钦敬。11日17时45分,冯钦敬到设在村里鑫花超市的收费点缴电费,办了两笔手续,用时不到一分半钟。
“有了这个,俺这些老年人也能来缴电费了。高科技就是方便!”冯钦敬说。
“现在都是电脑打印的小票,群众不容易保存,如果能弄成名片那样,写上每家的编号、姓名、缴费时间,群众用起来会更方便。”超市负责人张小春提议。
“我们现在正在制作,很快会改善的。”陪同记者采访的焦作供电公司农电服务中心主任王新安说。
记者了解到,为切实解决郊区农村银行网络不通、无法与市区一样设立银行收费网点、群众缴费排队问题,今年5月份,该中心探索创新缴费途径,以辖区的恩村供电所为试点,依托中国移动或中国联通代收点,在人口比较集中的居民小区和村庄投入使用电费代收费系统,居民可以不受时间限制,随时随地进行缴费。目前,这一做法已推广到百间房、上白作、王褚四个供电所。“打造10分钟缴费圈是我们的目标。”王新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