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阎河
本报通讯员 卢红波
高 勇
人人都要经历自己美好的青春,人人都想为自己的青春谱写出美妙的乐章。刘若晨,焦作农行塔南路支行一名普通的运营主管,参加工作17年来,扎根基层,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用自己辛勤的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出灿烂的青春之歌。
勤学苦练 屡获技能殊荣
1993年秋,刚走出校门的刘若晨,带着身边同龄人羡慕的目光,走进了农行大家庭,满怀憧憬作了一名普通的储蓄员。刘若晨年轻富有朝气,工作认真、热情,来办业务的客户都说小姑娘服务不错。但刘若晨心里明白,自己若是点钞速度再快点就更好了。从此,她提包里少了一盒盒化妆品,多了一把把点钞券,少了一本本故事书,多了一捆捆扎纸条,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勤学苦练,并认真钻研和揣摩点钞方法,一招一式铭记于心。手指磨破了、手腕练肿了,她仍坚持练习,那一段时间练习点钞技能成了业余生活的全部。苦尽甘来,刘若晨终于练出了一套高超点钞技能。随着点钞技能的不断提升,业务量也开始大幅攀升,100笔、200笔、300笔,多的时候,她一个人的业务量就占到全所业务总量的50%以上。多年来,刘若晨还多次代表支行、市农行参加系统内及同业之间的各种金融技能比赛,屡获殊荣,成为焦作金融行业的一面旗帜,成为全行技术标兵。
真抓实干 争做岗位能手
业务娴熟的刘若晨于2010年成功竞聘成为河南理工大学分理处的运营主管。该分理处位于河南理工大学新校区内,以理工大广大师生为主要服务对象,被大家戏称为“对外朝九晚五,对内朝五晚九”。服务对象人数众多,业务量大,在校师生约四万余人,从学生的学费结算、教职工工资发放以及日常金融服务,
分理处的日均业务量在1500笔以上,2台ATM的业务量在2000笔以上。一年到头,员工加班加点是常事,按时下班则成新闻。没有困难就没有挑战,天生不服输的刘若晨带着自信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没想到第一天下来,授权就达100次,直到20时才整理完当天所有手续,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为了优化流程提高授权效率,缩短柜员单笔业务办结时间,刘若晨一方面认真总结授权技巧,另一方面要求员工只办理手续不需整理传票,所有传票下班后由她集中整理。这样,每天她都要加班近3个小时,用于整理当天的传票,虽然很苦很累,但每笔手续的办理时间节约了近20秒,大大缩短了广大师生等候的时间。刘若晨也被支行评为运营岗位工作能手。
乐于奉献 成为业务模范
为使运营主管有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切实防范各类操作风险,上级行各项经营指标均不联挂运营主管。但实际工作中,刘若晨不仅能切实做好本职工作,更能当好主任的参谋助手,为分理处各项业务指标的完成添砖增瓦。年中、年末学校放假前是分理处最繁忙的时候,学生放假要回家,教师薪金要发放,分理处柜台前每天是“人山人海”,络绎不绝。为能更多地留存教师薪金,刘若晨和全体员工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按时发放,并认真做好宣传,搞好服务,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交口称赞。一年多来,刘若晨营销基金500余万元,销售保险230余万元,办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1500余个,成为分理处业务奉献的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