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届六中全会最大的亮点有两个:一是高高举起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旗帜;二是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长远战略目标,同时也制定了2020年的阶段性目标。
保护中华民族之“根” 勿简单传承
如何正确把握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文化强国建设?李君如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使命感、责任心。今天,中央强调加强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因为我们面临着精神生活如何健康发展的紧迫课题。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了。但是,一个健康的社会,除了要有比较丰厚的物质文明条件之外,更要有比较健康的精神文明的条件。我们有的人钱包是鼓了,但是脑袋贫乏了。所以,六中全会重申了一句话:“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
中国现在是一步一步走向世界的中心舞台,要让世界认识到中国是负责任的国家,要让世人看到中国人是对资源、生态具有保护、对人具有爱心的人。一个民族是否具有责任心、是否爱好和平,不仅关系着社会和谐,也关系着国际形象。
历史上,中华民族崇尚、敬畏天,而不是上帝。因此,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认为做人、做事要符合天道,尊重天意。道可道无常道,天道、天意是通过“理”和“德”体现出来的。所以中国人特别强调一个是道理,一个是道德。“理”和“德”都是根据天行有常,根据这个“常”也就是规律得出来的。中华民族是特别重视道德的一个民族。
“小悦悦事件”体现出社会的冷漠和精神的贫乏。之所以会那么引人关注,因为许多人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对外开放过程中,把中华民族的一些优秀伦理传统丢掉了。这就意味着中华民族的“根”在悄悄地腐蚀了。而这个“根”的腐蚀对中华民族来讲是生死存亡的问题,不是某一个人有没有人性的问题,而是我们这个民族能不能够保持自己优良传统的问题。
所以,不仅广东应该“拒绝冷漠”,全国各地都应该“拒绝冷漠”。“拒绝冷漠”是为了保护好我们这个民族的“根”,让我们这个民族能够以一种讲道德、有爱心的优秀民族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加强文化建设,不是一个简单完成文化传承的任务,而是要解决我们现代化进程当中精神生活领域的问题,要把传承与创新结合起来。所以,十七届六中全会高高举起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旗帜。
建设文化强国就是要精心“造血”
网友提出,为什么叫“文化强国”?难道我们文化发展的目的就止于“强国”?李君如表示,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具有以下战略意义:
第一,建设文化强国,形成民族的强大凝聚力。一个民族国家若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绝对不是一个强国。因此,要建设成一个强国,不仅仅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科技力量,还要有强大的文化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社会活力大大增强,另一方面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动,一个多元的社会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这种多元性不仅表现在利益上,而且表现在思想上。所以,中国13亿人的思想文化出现了多样性、选择性、多变性等一系列新特点。在这种情况下,怎样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增强,这是我们现在碰到的一个难题,也是我们要解决的课题。所以,要建设文化强国,首先就是要通过文化来整合整个社会,以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第二,建设文化强国,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是新阶段有许多难关需要我们去攻克,有许多社会矛盾需要我们去化解。这个时候尤其需要一种精神的动力和智力的支持。所以,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就是要用文化来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因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社会的反映,又可以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社会。所以,建设文化强国是为了更好地推动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全面实现我们的现代化目标。现代化是我们几代人梦寐以求的追求,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到2050年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仅取决于经济的发展,而且越来越取决于文化的发展。
第三,建设文化强国,是要在全世界面前树立一种全新的形象,增强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中国从鸦片战争以来,一直被人看不起。所谓的“东亚病夫”,不仅仅指的是我们的物质条件差,而且指的是我们的文化素质差。所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中国人大批走向世界,这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我们的国人在国际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中表现出不文明,留给世人的就是一种不佳形象。这种情况下,怎么让人看到一个大国、强国形象呢?所以,我们建设文化强国,从总体上讲也是为了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第四,建设文化强国,归根到底是为了造福我们的民族和人民。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能够不断向前发展,就是因为我们血管里流淌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但是,血液是要更新的,否则就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所以,建设文化强国就是要“造血”,造一个新鲜的血液,给我们这个民族增添新的力量。这个新的力量,归根到底就表现在我们中国人思想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上。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一个最大的福祉。 (来源:人民网)